慕海平指出,没有产业就无法吸引劳动力,无法支撑城镇化发展;建了很多城市没有人,则是空城,二者都不可取。而城市与农村的管理方式不一样,若城镇化过程中不能创新社会管理,很容易积累矛盾,也不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标志。
事实上,要实现“人的城镇化”而不只是“人口城镇化”,亦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得出的经验教训。墨西哥、印度、埃及等国家就因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缺乏相应的工农业增长支撑,农民转为市民后无法就业,无法真正“安居乐业”,从而诱发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如贫民窟问题、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暴力犯罪频发以及“去农业化”等。
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大“城市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肖金成则提出,城市应与其周边区域紧密联系起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各种大城市病及人口过于集中带来的社会问题。
肖金成举例称,2005年亚行发布的河北省战略研究报告显示,环京津地区有32个贫困县,272万贫困人口。如果京、津的产业能够扩展出去,人口不必集中在北京,北京的水污染、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无疑能在一定程度得到缓解。
警惕变味成“房地产化”
有舆论担忧,中央力推新兴城镇化或变相拉动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从而便相推高房价。
远洋地产[简介最新动态]总裁李明表示,城镇化肯定不仅是发展房地产,但城镇化的实现亦离不开房地产。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显示:城镇化率达40%之后,住宅的销售额和销售量会急剧上升。
聂梅生进一步指出,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也离不开土地制度改革。“在房地产的问题上,双轨制有三个最大的双轨。地根没有解决,光是银行和最后产品的解决,是不能够形成房地产整个供应链的双轨制。”对此,中坤集团[简介最新动态]董事长黄怒波亦表示赞同:“土地这个水龙头被关死了,而做饭都要水,就这么一点儿可不就贵吗?”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仍要警惕将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划等号。如果只是一味借城镇化大量圈地,大搞房地产开发,而并不懂得与产业协同推进、与就业统筹考量,将后患无穷。
总之,面对我国人口红利的衰竭及城镇化相对滞后的现状,“新型城镇化”无疑仍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而选择什么样的城镇化发展思路与路径,对未来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