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建设的“预热效应”
如今,琅岐闽江大桥已经成了琅岐开发的象征,既是热议的话题,也是期盼的目标。
这两年,琅岐岛上的榕升休闲农庄生意一年比一年好。傍晚,老板叶华尧一家正忙着烧稻秆,给果树保暖。“所有水果就地销售,不愁销路。”谈及生意,叶华尧颇为自豪:“每天都有顾客专门开车来买水果。”不仅如此,琅岐水果随着品质得到认可和知名度的提高,价格也不断提升。比如正值旺季的芭乐,以前平均大约12元/公斤,现在的价格已经攀升到30元/公斤,而且供不应求。一年下来,这个农庄的净利润能达到七八十万元。“现在来琅岐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桥建好了,琅岐开发了,生意肯定会更好。”为此,叶华尧正盘算着在130亩大的农庄里增设点项目,以招揽游客。
轮渡是目前进出琅岐岛的主要途径之一,见证了琅岐热度的提升。这几年来,轮渡每天摆渡趟次从以前的几十趟增加到现在的100余趟,每天运载车辆的数量从以前的几十辆增加到现在的几百辆。轮渡管理站站长林炳辉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一直在管理站工作,他说:“琅岐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热火。”夜幕初降,林炳辉站在轮渡码头,指着江面上灯火通明的琅岐闽江大桥工地,说道:“现在每天进出渡口的人都会往工地看上几眼,用手机拍上几张照片。摆渡了几十年,琅岐人盼着大桥早点通车。桥通了,琅岐就能大发展了。”
今年6月,琅岐正式开通岛内公交,目前已运行3条线路,每日运送乘客两千余人次。据公交琅岐车队队长卢振斌介绍,公交开通后,大受岛内居民欢迎,目前20多部车已经无法满足居民需求,正准备在东关线再投3部车。不仅如此,报名开车的居民也不断增加。但琅岐目前发往福州的公交线路仅有一条,而且班次寥寥无几。卢振斌说:“等大桥通了,琅岐出岛公交线路一定会增加,岛上人来人往会更方便。”
一路上,记者还听到了关于大桥的种种“期盼”之声。在轮渡上,运菜的老伯盼着桥通了,好让他能多送些蔬菜出去卖;在码头,从马尾开车来买水果的女士希望桥通了,好方便她到岛上来买新鲜的高品质水果;在琅岐互通网上,一篇关于大桥建设进度的文章,仅3个小时就有超过300次的点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