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乡规划局副局长黄宇清介绍,在主城区254平方公里的范围里,符合“三旧”改造建设用地的面积有49平方公里。通过摸底,市规划局向市政府提出了“三旧”改造的意见和建议。第一要摸清底数、规划先行,从镇、街道、区到市逐级审核认定,对乌龙江两岸、地铁周边以及历史文化街区等重要区域要保证可持续发展;第二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整合现有危旧房的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机构,构建市区镇三级纵向与有关部门的横向联系;第三要完善政策,针对不同的改造类型、地区和区域主体采取不同的措施推进旧城改造,实行“一地一策”;第五要开展局部试点,逐步展开,先行先试。
规划审批报件材料减少一半
“我是开发企业代表,请问规划局如何指导项目建设,为我们建设单位提供更好的服务?”一名服务对象提问。
“我们有30多名工作人员常驻市行政服务中心,所有涉及规划审批的事项包括项目咨询受理、协调审查、制证发证全部在中心完成。”市城乡规划局总规划师吴建青说,在此基础上,市规划局还着力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限、报件材料,优化审批流程,将原来的216条报件材料减少近一半,审批事项从28项减少到22项,还推出即时办结的审批事项。针对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市规划局秉持急件急办、马上就办的精神,对疑难项目主动上门服务、提早介入,加大沟通协调力度。“下一阶段,我们将积极推行菜单式、标准化服务,审批的事项全部采用格式化表单,做到对照要点、对题作答、对号审查。”吴建青介绍。
市城乡规划局评议活动是此次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的最后一场,省委党校管理学副教授林红进行了总结点评:“借助这样的评议方式,老百姓了解了10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内容,10个部门也了解了老百姓的需求,希望更多的部门走进直播室,接受评议监督,转变政风行风,提高服务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