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保利疯狂出手 高价地并非全是“烫手山芋”

house.fjsen.com        2012-11-20 09:55        来源:北青网        我来说两句

业内建言

房企拿地切忌不理性

针对一些高价地坎坷的命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归根结底是一些开发商在土地市场上“太不理性”造成的。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表示,一般情况下,开发商拿地都采用所谓的“敏感性分析”倒算法,就是根据不同的市场预计售价反过来推算楼面地价的合理价格。不过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因为拿地涉及企业如何决策,是否相信现场竞价人举牌的水平?

企业的现金有多少,是不是唯一需要靠出售来滚动开发?是不是志在必得?企业现有的土地储备是否已经足够,或者饥不择食?该地块对于企业来讲是不是有战略、品牌等多种含义?

除了理性的拿地策略,还有一种非理性拿地,就是赌未来的市场预期。

面对目前年底土地供应市场的开闸和房企大规模拿地的特殊情况,李明也有自己的意见,其并不赞成大规模储备土地,无论是从考虑房企利益或者是土地属性角度出发都是如此。

“远洋从来没有赞成过大规模土地储备,我一直都要的是适度储备。”李明表示,土地本身是国有的,土地储备并不是企业合法干的事情。同时,储备量和开发商之间应该有固定的比例。

开发一个楼盘理论上讲,三年到四年,最多五到六年,也就是说每年的储备量是开发量的五倍,能满足正常的需要倍。

以远洋地产为例,其一年三四百万平方米的开发量,土地储备就应该是两千万平方米。

“所以做土地储备的时候规模要适度,如果说土地升值非常快,那些土地储备多的公司显然得到了高速利润,但这个东西并不是核心内容也不是核心能力体现,就像是挣了一笔奖金。”李明表示。

李明认为土地储备多少还是要从企业经营和战略来考虑和理解。土地多了自然会有问题,按国家的政策,拿地后最晚两年就要开工,这样看这些上市公司的土地储备就知道是不是合乎逻辑的。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