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值性需求再现楼市购房潮 撑起成交“半边天”

house.fjsen.com        2012-10-31 09:15       邱岩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如果现在让我住进去,我肯定不愿意,这里的交通生活配套还不成熟,但到了交房的时候,我也有27岁,那时差不多该有车也要结婚了。而这个片区经历两三年的发展,相信会有起色,所以我买这里,主要还是看重发展潜力,在这买套百万元以内的低总价房,等着后面价格的‘高走’,到时候如果不想住这里,还可以卖掉再买市区房,所以保值才是我的第一目标,否则这些钱放在手上莫名其妙地就花完了。”随后,小陈还向身边的人推荐了这个楼盘,以同样的理由,拉了四个朋友“入伙”。

无独有偶,上周末,朱小姐也为自己的弟弟在阳光城翡丽湾下定了一套房子。不过,与小陈的精细盘算不同,朱小姐一家显得有些后悔:“当时正好是公开选房,现场人很多,我们等到很迟才摇号进场,问了很多套房子都没有,氛围很紧张,所以我们当时决定不买了,结果售楼小姐跑出来说服我们,最后还是下定了,11楼的房子,88m总价66万。”

“这个价格我觉得还是有点贵,很多人买这都是看重以后的未来,但你觉得两三年后这里的楼盘单价能涨到每平方米一万元以上吗?”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在现场,朱小姐还发现了部分同事和邻居的身影,与小陈和朱小姐一样,他们也在“赌”这里的未来。

“买商业SOHO,看重投资前景”

在调控期内,与购买住宅来保值相比,对商业型SO?HO的投资显得更加“名正言顺”。

10月27日晚,东二环泰禾广场中央商务集群顶级SO?HO办公最后一栋“楼王”8楼正式开盘,在公开显示的资料中,这是东二环泰禾广场的第六次开盘,也是第六次在一个小时内迅速清盘,实现了“六开六清”。

在这次开盘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也出现了张先生的身影。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供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在此前的东二环泰禾广场开盘中,他与事务所内的同事合资买下了一套商业SOHO,而这次,他则想要以自己的名义再入手一套。

当被问及为何要再度出手时,张先生答道:“在我看来,目前的商业SOHO仍有不错的投资空间,尤其是‘住改商’政策的持续发酵,未来相信会有更多微小型企业有办公需求,所以这种能注册公司的小面积SO?HO还是相当有前景。而且既不限购,总价也很低,我两次出手,面积都在40平方米出头,总价在75万以内,投资可控性较大,相对灵活,与动辄千万的写字楼相比,可以说是相对大众化的投资品。”

实际上,在张先生的眼里,那些购买城区外围住宅的人看重的更多是未来发展,而他选择东二环泰禾广场,则看重地段价值,“毕竟相对于新区,东二环板块的培育期不会太长。当然未来福州这类SO?HO产品也不少,想要购买的人也必须考虑到闲置期带来的风险”。

业内人士:保值胜需求助推群体性入市

楼市预期的趋稳,让许多观望中的人又打起了算盘。

“不求增值,就保值行不行?”

在走访调查中,许多近期购房的非刚需群体都向记者透露了上述心声。他们明白,在楼市仍处深度调控之下,欲像楼市上涨期那般在短期内获得增值效益的可能性极小,但现实中有限的保值增值渠道,却又让这群手攥现金的人在茫然四顾之后又重新望向了楼市。

“现在手里有一笔现金,实在没有安全感。放银行吧,银行连续降息;放贷款吧,又怕是肉包子打狗;投股票和基金,也没那么靠谱的眼光,所以想来想去,还是买房子吧,让钱不贬值就好!”这也是当下楼市保值性需求人群的主流想法。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这些客户占据了福州周边区域楼盘销售六成甚至更多的量。仔细观察这些个人案例,你会发现他们有三个共同点。”业内人士分析,第一,他们对价格接受度较低,一般只接受百万元以内的房产作为保值渠道,并且集中在城区周边、商业地产等“不限购”领域;第二,他们的买房行为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和趋从性,身边的人都买房保值了,会给他们一种“安全感”,也促使自己入市;第三,这类群体对楼市变化的敏感度极高,在当前人们对后市预期趋稳的情况下,他们又希望进入楼市,而一旦利好不再,楼市降温,这部分需求很快就会消失。

“所以,目前的保值性需求,其实更像是过去的投资性需求对当前现实的一种妥协,尤其在住宅领域,这部分需求的出现值得警惕,避免真正的投资性需求再度介入。”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