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几乎“处处可见”的中等价位中等户型的房源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距离越来越远。像龙旺康桥丹堤·伊顿公馆、阳光城翡丽湾、博仕后龙港城等,大多在闽侯南屿或者县城新区,离福州市中心尚有一段距离。
高端盘多且集中在市区,而刚需盘不仅少还远离市区,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销售出现鲜明差异。据记者了解,总价较高的市中心大户型,在黄金周中的表现一般。而为数不多的郊区刚需盘,却出现了火热。据公开资料显示,在黄金周期间开盘的阳光城翡丽湾、龙旺康桥丹堤·伊顿公馆以及名城银河湾,均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大户型价格高数量多却卖不动,而刚需数量仍然较多却买不到房。这种“错位”的供求关系之下:9月的成交环比跌幅近20%,而成交套均面积与房价却分别出现3%以及1.29%的小幅上涨,在库存方面,平均套均面积也达到139㎡,大户型占了绝对主角。
“事实上,这种现象早在7月份便已出现,但持续三个月之后不仅没有改善,随着市区大户型项目不断放量,而刚需盘又不断消耗,更加剧了这种供需错位的情况。”业内人士林先生表示道。
解读优惠减少刚需盘供应断档
黄金周期间,博饼、嘉年华、亲子游之类的活动比比皆是,但购房者比的则是实惠。有细心购房者对比了一下,发现开发商在价格上让步的力度有限,真正像年初的“出血让利”的项目很少,还有部分楼盘悄然涨价,性价比优势逐渐消失,让许多客户又开始犹豫。
另一方面,今年以来刚需的持续入市推动,使得90~120㎡的中等户型去化迅速。业内人士林先生说道,“但刚需房源毕竟有限,经过长达半年消化后,各家楼盘普遍面临工程进度赶不上销售热度存货不足的情况。”在中等户型卖完后,项目中的其他类型如大户型平层项目就浮出水面。
据记者了解,此前表现抢眼的楼盘在中小户型的供给上,已经处于无房或者是尾盘的状态。楼市库存提前消耗,从而使得9月没有足量的房源可供购房者选择。因此,目前楼市进入了刚需盘短暂的“供应断档”。
刚需渐退,改善型需求尚未跟进
在购买力方面,今年上半年以来积累的住房需求集中释放消耗,再加上限购限贷政策并未取消,房产税试点也正在进行,因此购房心态则更多趋向谨慎与观望。尽管目前仍处于传统旺季,但购房意愿已明显不如几个月前强烈。林先生表示,“第三季度开始,置业人群已出现逐步萎缩,很难再支撑下半年楼市的继续回暖。”
虽然市场需求有所萎缩,但刚需却依旧是当下市场的主流群体。就有楼市观察人士对记者表示,二套房购买政策依旧从严。因此改善需求的队伍虽然庞大,但大部分仍被挡在门外,释放程度不及刚需。
从数据方面也能印证这一点:9月以来福州住宅成交面积不断增大。但环比来看,成交套数却环比下跌。可见虽然改善型需求确实在逐步入市,但是限购政策不松绑,改善型产品仍然存在较大的去化压力。
应对部分项目加强销售引导
9月住宅新增房源仅632套,环比下跌近五成,但受高价位项目可观的高利润回报吸引,许多发展商都将涉足高档物业的开发,中等户型房源更是少之又少。而针对目前这种刚需断档、供应错位的情况,并非所有开发商都铆足劲主推大户型争取改善型需求,有开发商已经看到“改善型需求乏力,刚需仍有需求”的苗头,开始有所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