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是不是去旅行Y并不在乎,他只是想要暂时逃离,逃离每周的销售报表、销售例会,和无休止的加班。用Y的话来说,在他供职的这家房企,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才是“变态”——市场好的时候要加班,市场不好更要加班,这9个月里加了多少班他已经记不清了,但休息的日子倒是两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估计接下来的日子会更忙。”他说。
因为接下来的日子更难。“好卖的,打折降价的,都卖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卖的。”
“最好卖的90平方米左右的中小户型都卖得差不多了,市场上有‘房票’(指符合购房条件)的刚需也被捋得差不多了,如果说之前的库存是政策性的,那么剩下来的库存就是结构性的,技术上来看,很难消化。”在另一家房企负责营销的M女士与Y的观点不谋而合,“虽然有人说按照最近三个月的消化速度,剩下的市场库存只要8个月就能卖完,但做(销售)这行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个伪命题,从我们自己的数据来看,14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基本卖不动,除非价格有非常大的优惠。”
的确,如她所说,1~9月成交量排名靠前的楼盘几乎都是清一色的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房源。“曾经埋怨过70/90政策的人,现在要感谢它,这三年的调控期它挽救了多少开发商啊,但……更难的日子肯定在后头。”
一个直观的例子是,最近开盘的西溪某楼盘,推出了一批大户型房源,所售均价与该楼盘5年前同类可比较房源的价格持平。“这才真叫一把辛酸泪呢,辛辛苦苦做了5年,又回到了最初。”M无比感慨地说。
对开发商来说走量仍然很重要,要生存得卖房子,要发展更要快点把房子卖掉。
市场人士老A:10月份之后成交会更趋缓慢
“最近的市场说不上差,也谈不上好,这两个月的成交量已经降下来了,6月份的时候我就说过,市场的时间窗口在9月,10月份之后成交会更趋缓慢,现在我的判断还是这样,手里有房的人还是赶紧‘以价换量’吧。”星期一下午5点多,老A已经回到家,泡上一杯茶,笑说自己是“技术宅”,刚刚度过一个睡懒觉、游泳、看电影、吃湖蟹、看“中国好声音”的十一长假,“可惜,这样理性的声音(指继续以价换量),他们总是不太要听。”
对于刚刚转换了事业跑道的老A来说,几个月前他还是“局中人”,而现在,作为一个市场观察人士,他终于可以用比较超脱的态度、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个市场。
“日子好过起来了,你怎么会这么想?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知道,这个市场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他说,一个好的老板只会关注数据,但不会迷信数据,因为数据总是比市场慢三拍,“如果一定要说数据,我倒是看到一个数据,说今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并购交易里房地产行业的交易总额和总占比是全行业第一,而且并购速度在加快,这说明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但别忘了有人买也要有人卖,这说明一些企业在悄悄退出这块市场,他们不会声张,只是悄悄地不做了,就像原来的华立,放弃(房地产业务)。”
房地产私募基金的活跃或许可从另一个角度印证老A的话。
2011年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曾经发布过一份《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发展报告》,称:根据各方信息汇总,估计目前人民币房地产私募基金融资总规模近千亿元。而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更为具体,2011年私募地产基金全年共新募67支,披露金额的66支基金募资金额总量达到58.59亿美元,相较于2010年的29.65亿美元,同比上涨97.6%,预计,2012年这个规模会继续快速扩大。
“差不多每天都会接到私募基金的电话,或者是朋友推荐。”J先生说,年初的时候一天能接到三四个这样的电话,即使现在他每个礼拜至少要跟各种基金经理接触一次,“即使不合作,我也需要灵市面,接触各种消息,不仅仅是成交数据。”
事实上,作为一家房企的掌门人,J说,他关注的是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如何做好成本控制,如何改善盈利模式,为此甚至可以不计较一时、一盘的得失,但同样要高度关注人民币的趋势,关注实体经济的走向,而私募基金在此一向“嗅觉灵敏”。
稻草只有一根,每个人都想抓住。
胜,败;存,亡;分化,早已经开始了,但它不直接表现在成交量上,所以在局外人看来就不那么“鲜血淋漓”了,只有身在其中,才懂那种“切肤之痛”。(来源: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