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之后又走访仁恒G53公寓周围的多家二手房中介时发现,目前,该公寓大量二手房在对外抛售,有的甚至刚刚拿房不到两个月就对外亏本销售,“仁恒G53公寓的二手房目前不好卖,即使是房子原价销售或者亏本销售也难卖出去。”友邦置业的一位置业顾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此外,链家地产一位置业顾问对记者说,“目前仁恒G53的二手房很多,有的甚至每平方米亏了1000多元,但是还是无人问津。”在采访中,记者在一家中介门店的统计数据上看到,该中介在6月份以来,仁恒G53公寓二手房销售是零成交。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情况出现呢?对此,一家中介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仁恒G53公寓的购房者,有40%以上都是投资客,但是由于该小区总体上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升值潜力比较差,所以很多投资者急于抛售手中的房源。”
资料显示,仁恒G53公寓自2010年8月开盘以来,售价一直处于2.2万元/平方米左右,两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个价格还有可能下跌。”上述中介置业顾问对记者说。这是仁恒置地进入华东地区开发项目以来,首个业主集体“割肉”抛售房屋的案例。
溯源
抛售原因:收益下滑导致配套不完善?
是什么原因造成仁恒G53公寓的业主在买房后要亏本卖房?
一位南京房地产行业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仁恒G53公寓的产品定位一般,周边配套设施相对较弱。该项目无论在价格方面,还是在产品质量方面,都不具备竞争力。
记者现场调查发现,仁恒G53公寓由于地处南京郊区,其周边配套较欠缺。离该小区最近的小型超市,需要步行十多分钟。其他的超市则至少要步行1000米才能到达。距离地铁一号线中胜站也有1000多米。刘女士说,超市和地铁站都太远,生活很不方便。除了地铁和超市,诸如餐饮、服装店等生活必须的配套服务设施也很少。甚至连多数生活区必须有的菜市场,在其周围也难以见到。
对仁恒置地来说,配套欠缺的开发项目,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此前,仁恒置地在上海也有过多次配套不完善的区域开发经历。
以仁恒河滨城为例。和南京的项目同样,这一楼盘距离地铁至少1000米,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生活也不太方便。对此,仁恒河滨城通过开发1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社区配套,弥补了这个项目的不足。
上海的大多数项目,仁恒置地都会采用这样的方式,也付出了相应的成本。以仁恒河滨城为例,名为“邻里中心”的配套设施占到了总开发建筑面积的1.4%。按照上海网上房地产统计的仁恒河滨城平均售价,仁恒置地为此舍弃可能3亿元的收入。
然而,仁恒置地为何没有为G53公寓开发配套设施呢?对此,南京仁恒置地的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清楚”。不过,从相关的财务数据,也许可以间接了解到其中的原因。
有关财务数据显示,仁恒置地在上述项目中获得的收益也许要比前期开发的项目低。2011年的仁恒置地年报指出,基于集团2011年交付的产品组合偏向项目毛利率较低的一期项目,如南京仁恒江湾城一期,以及土地成本偏高的项目如南京仁恒G53公寓,增加了每平方米的销售成本,因此公司股东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也从2010年的人民币19.48亿元下降至2011年的人民币14.82亿元。
因此,在收益下滑的背景下,要求仁恒置地再为业主提供配套,就变得不那么现实了。
与此同时,定位下滑,也是造成“G53公寓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上海,仁恒置地开发的楼盘总是定位于中高端,业主多有自己的私家车。生活并不完全依赖周边的配套。但仁恒G53公寓的定位却并非如此。记者现场了解,G53公寓的户型都是中小户型,更多吸引刚性需求购房者和投资客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