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受“取消预售制”传闻影响,“招保万金”四大地产股盘中大跌,截至收盘,金地集团跌近7%。金地集团被传言击伤只是表象,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曾经处于一线房企的金地,在经历了换帅风波、买壳失败、豪宅战略折戟等一系列起伏之后,这个昔日地产“四大天王”之一的光辉正黯淡褪色。如今的金地,不仅被万科、保利远远抛离身后,甚至跌出了一线房企之列。金地为何陷入迷途?
400亿库存“压力山大”
2011年金地年报显示,金地去年一年销售金额309.24亿元,同比增长9.13%,但仅完成了400亿元既定目标的75%;营业收入239.19亿元,同比增长22.08%;净利润30.17亿元,同比增长12%,不过,两项指标的增速较2010年分别下滑近40个百分点。同时,“老大”万科2011年销售额高达1215亿,金地仅为其四分之一。与曾经并驾齐驱的对手产生如此大的差距,让金地格外不适。
而后,随着地产行业2011年业绩全部出炉,以年销售700亿为门槛,万科、恒大、保利、中海晋身业界前四强,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四大天王”。昔日强企金地、招商光环不再,人们耳熟能详的“保招万金”逐渐淡出,而“万恒保中”中国房地产“新四大天王”俨然成型。
替金地惋惜之余,多个证券公司及投行研究报告指出,去年金地去化率一度低至30%,新盘及尾盘去化不佳直接导致其销售业绩无法达标。
以金地两个在京项目为例,房山金地朗悦项目自2011年9月入市,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数据统计,至今项目签约率仍不足50%。市场人士分析表示,该项目滞销主要与其所处位置竞争激烈有关,加之产品自身缺乏突出亮点,另外受调控政策影响,金地朗悦开盘后销售表现一直平平。
而位于大兴的金地仰山项目虽曾创下淡市热销,近期却销售平平,甚至受阻。连日来,更是被媒体频频爆出猛料。先是作为主要卖点的飘窗收房时“飘走”激起业主不满,开发商却不承认曾经的承诺,并称“不怕打官司”。紧接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7月21日北京大雨过后,部分业主继续投诉称:没飘窗且不说,原计划有飘窗的地方,由于临时变化了结构,内外墙材料防水不好,积水已经漫进屋内。接二连三的硬伤,让人们不禁关注金地会如何应对,记者也就此情况致电金地负责人,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止,金地对记者的采访提纲仍旧没有回复。
暂不提“飘走的窗”与“漏进的雨”,摆在金地眼前最不容忽视的是“赶走”目前庞大的库存。早在今年年初,相关研究机构就指出,金地2012年全年总体可售货值预计在600亿左右,待售总货量比2011年更大,走量任务更艰巨。根据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预计,金地下半年新增货值200亿元,其中小于144平方米的产品占超60%。加上公司滚存存货,下半年可售货值将达到400亿元。
于是金地从上到下,挂在口边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去库存”,在7月11日金地集团内部召开的年中工作会议上,董事长凌克再次强调“要抓住短暂回暖机遇,抓紧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