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上半年能为格力地产贡献业绩的只有格力广场和格力香樟两个已经开发了数年的老牌项目,且均属于现房销售。
资金回收周期拉长
虽然现房销售可提升成交率,为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开发商何乐而不为?
格力海岸即是如此。根据该项目一期4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按照同区域20000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保守估算,即使上半年仅售出一半,也可为格力地产带来超过40亿元的销售额。
可在限价令面前,格力地产的计划被彻底打乱。
据了解,格力海岸项目拿地时的楼面地价就高达7400元/平方米,一期总投资74亿元,仅成本就超过15000元/平方米。但根据珠海的限价令,新申请预售的商品房销售均价必须低于11258元/平方米。这意味着,如果格力地产要拿到预售证,只能低于成本销售,唯有卖现房才能不受限价令的约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珠海市商品房预(销)售专网的相关记录了解到,去年11月1日珠海市限价令开始实行以来,格力地产只有一个商业项目获取了预售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利用卖现房来逃避限价在规则的许可范围之内,同时也可以保证项目一定的收益,但在对资金运作要求颇高的房地产行业,卖现房意味着缓慢的资金周转速度,开发商可能为此牺牲发展的规模。
以格力海岸为例,该项目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动工,按照行业规律,动工1年左右,也就是2011年下半年该项目就应该进入销售环节。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格力地产为该项目一期投入的74亿元资金原本在去年下半年就可获得回报,推迟到现房阶段再销售无疑拉长了投资回报周期。
中投顾问一位房地产行业研究院告诉记者,大量项目采取现房销售,肯定会打乱格力地产今年的销售计划。现阶段已经完成的项目,可能会随着公司销售策略的调整而整体往后延,公司的储备项目也会在短时间之内急剧减少。
业绩主要来源于珠海
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指出,卖现房的做法极有可能让格力地产上半年的财务报表“很难看”,随之而来的是存货压力加剧以及相应的经营成本的增加。
虽然卖现房是无奈之举,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格力地产在应对市场和政策风险时并不主动。深耕珠海市场多年的格力地产,旗下的项目屈指可数,一些项目开发周期过长,束缚了格力地产的脚步。
如前述格力广场项目,该项目一期早在2007年3月份即开工建设,而根据格力地产2011年年报的数据,该项目三期预计竣工时间为2015年,后续仍将继续开发第四期。仅这个项目,从拿地到第四期竣工,开发周期至少在10年以上。
此外,从2008年进行资产重组到现在,格力地产虽然名义上进入了重庆和西安,但主要业绩依旧来源于珠海。
相关分析认为,沉淀了20余年的“格力”品牌无疑有助于格力地产在当地快速形成品牌效应,且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也可获得一定的扶持,但产品结构以及市场布局的单一无疑会让格力地产抗风险能力大打折扣。
对于格力地产偏安珠海的策略,宋延庆表示“很难说是好是坏”。他认为,格力这样的工业型企业兼做地产,因为有主业的支持,在资金方面并无太大压力,但由于对主业的依赖性较大,资金周转率难免会偏低。如一些企业通常通过获得的工业用地“变性”为商住用地来降低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周转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