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锦沧公寓纠纷太多、矛盾尖锐,2007年,闸北区政府专门在老沪太路202号处设立了“锦沧二期矛盾协调小组办公室”。而多年来,这些受害的购房者先后走访了闸北区信访办、街道办事处和矛盾协调小组,光居民资料就前后登记了3次,但每次都是杳无音信。转眼5年已逝,锦沧公寓的乱象丝毫没有发生改变。
据了解,锦沧公寓2期总共60套房屋,被开发商先后卖给多达121个住户,现在入住的住户都是“抢房大战”中的“胜利者”。
或转为公共租赁房
7月18日,东方网记者致电“锦沧公寓二期矛盾协调小组”,一位工作人员以“应向区信访办了解情况”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7月19日上午,东方网记者来到位于老沪太路202号的“协调小组”,听闻是小区住户前来咨询才开门让记者进入,但要求记者进行详细的身份核实与信息登记。“该楼盘二期的案件尚在审理中,属于不可出售、租赁的房源”该工作人员说,但此外他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随后东方网记者来到共和新路社区街道办事处,综治办赵主任告诉记者,目前,政府部门正在协调解决该楼盘问题,“开发商被抓,办房屋大产证需要大量资金和相关文件,只能靠政府部门牵头来解决,街道只是负责对小区现住人员的调查统计,汇总信息而已。”赵主任无奈的回答。
赵主任向记者透露,今年6月,市区两级政府联合街道与各职能部门就闸北区历史遗留问题召开了一次讨论会,会上提出了针对锦沧公寓的初步解决方案,由政府出资赔偿已经购房的住户,“可能会将锦沧公寓2期转为公租房,并找一家公司进行托管”赵主任表示,由于此方案目前仅为初步设想,尚未具体细化,更多细节不便透露。
这两天,记者多次拨打信访办电话,均无人接听。7月19日上午,记者来到区信访办试图了解有关情况,但被拒之门外。
【记者手记】:政府部门遇“粪坑”岂能绕着走
“当年买的时候,卖了两套动迁房,自己再贴了点钱,一共65万”叶阿姨拿出了买房时签订的协议,以及交付的购房款凭证,但这些至今未能换来一张房产证。和这些业主一样,记者也亲历了一回被相互推诿的滋味,锦沧公寓就好比是一个“臭粪坑”,哪个部门都不愿意碰,只能远远地绕着走。
在调查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等开发商的案子结束后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禁令人无比困惑,如果开发商没有被抓,而是“人间蒸发”,这些受害的买房者是否永无翻身之日了?明年,锦沧公寓是否能迎来那阴霾后的第一道阳光?且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