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润走穴楼盘赚500万 子榜单疑粗制滥造忽悠人

house.fjsen.com        2012-07-23 10:09        来源:新文化网-新文化报        我来说两句

据《企业观察家》

反响楼盘对“胡润效果”说法不一

既然胡润热衷于走穴帮助地产商卖房,那么开发商反馈咋样?一来一去的交易中间又要达到怎样的“各取所需”?

邀请胡润的长春某楼盘营销经理向记者表示,对楼盘与胡润的这次合作营销效果较为满意。“一是很多到场的客户对胡润的富豪话题很感冒,二是也来了很多媒体,增加了我们的曝光率。”王芳芳说,“虽然不能说通过这个活动卖出去多少房子,但对营销楼盘开了好头,有利于以后的销售。”

随后记者又分别采访了武汉和济南两家曾邀请胡润参与其活动的楼盘。其中武汉一家楼盘的相关人员对记者表示,两年前胡润来的时候,也吸引了不少媒体到场,但是对房屋的整个销量是否起到作用,该人士认为“作用不大”。

济南这家楼盘的一位策划人员则对记者表示,2011年11月,全国楼市因为调控已进入相对低迷的状态,当时仅想通过邀请胡润“来刺激一下市场”,增加楼盘在当地富裕阶层中的知名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99亿平方米,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赵新宇表示,从胡润走穴的频率看,2011年下半年正是胡润走穴次数较多的时候,而这时正是楼市调控出现效果、交易量萎缩、房价下降的时期。开发商急需通过采取特殊营销手段来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很多开发商频频邀请胡润,希望通过这位财富明星来制造话题,从而提升楼盘注目度,进而对楼盘销售起到作用。

质疑“地方”榜被指粗制滥造演讲内容大同小异

据山东一家媒体报道,2011年11月,胡润先后出席了山东省烟台市和济南市两个楼盘的商业活动,胡润发布了山东富豪的研究成果,不过胡润在两个楼盘却发布了两份一模一样的榜单《2011山东亿万富豪排行榜》,并且都打出“全国首发”的标语。胡润立即被指在各个楼盘所推出的榜单有走过场、粗制滥造之嫌。本报记者发现,虽然胡润在全国各地走穴时发布的榜单都是针对地产项目所在地区的,但随后发表的演讲都大同小异,基本都是关于富豪的消费倾向、中国富豪如何由“富”变贵以及富二代如何接班等话题。

而其中一些“被上榜”的富豪也对胡润将其列入富豪榜以及披露他们的一些个人财富信息表示不满。本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青岛市的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袁仲雪就被胡润列入《2011山东亿万富豪排行榜》,称其个人资产33亿元人民币,排名山东省第29位。本报记者与该公司董事长助理孙凤忠取得了联系。“作为一家从事实体经济的公司,我们对于所谓的富豪榜或者是个人财富完全没有兴趣。”他说,“我认为胡润制作富豪榜,也是出于商业目的,为他自己制造噱头,并以此盈利。”而2010年胡润曾经将湖北省的福娃集团董事长谢松柏列入其富豪榜,但是随即就被该公司致函要求撤销相关内容。本报记者近日也致电湖北省福娃集团,该集团方冰副总经理的一位助理对记者介绍:“胡润当时把该集团总部的地址以及董事长的出生地都弄错了,这样的榜单缺少专业性,难以令人信服。”

统计批量制造的胡润榜单

根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以最近5年为例:2007年,胡润的团队一共发布了4个主榜单,2008年胡润则发布了6个主榜单,2009年胡润发布了7个主榜单,2010年和2011年胡润分别发布了8个主榜单。而各种子榜却无从计数。

而在2011年吉林市某楼盘的活动现场,胡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对于如何统计富豪的个人资产,如果是上市公司,他会将公司公布的年报和其他一些公开数据进行统计,如果不是上市公司,会通过一些关于该公司情况的报道,以及把该公司和其他类似规模公司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数据。主要是依靠工作人员搜集整理,并不是通过与富豪们面对面的访谈。随后,他还向本报记者打听吉林省当年已上榜的4位富豪中两位人士的联系方式,称一直无法联系上其本人。2012年,胡润连续发布了《2012中国高净值人群消费白皮书》和《2012胡润上海财富白皮书》,对于中国和上海的高净值人群进行了一番解读,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两份报告内容重复的部分较多,对于高净值人群的组成,如炒房者、炒股者、企业主等调查结果都比较相似,只不过所涵盖的地域不一样,一个是中国,一个是上海,这让人不禁怀疑胡润的榜单有复制之嫌。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 一月
  • 一周

黄其森建议异地配建保障房,京千万以上住宅取消限购自住型商品房可退出。[详细]

  

他是胡润2009慈善榜·单年子榜的冠军,他缔造了中国地产的一个个神话。[详细]

关于东南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网·律师严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上订报 - 给我留言 - 投稿邮箱 - 版权所有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2008-2010 fj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东南网授权法律顾问 福建合立律师事务所 毛行熙、陈武、张英琴 律师 电话:0591-87921115,18750194070
本站职业道德监督电话:0591-87079320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电话:010-88650507(白天),010-68022771(夜间)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 许可证号:1310572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主办:福建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