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养老先得混成中产?”
养老社区门槛至少200万
先是地产公司,后是保险公司,为何大家都会对养老地产如此钟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难道真的只是企业家的一念善心就能持之以恒的?事实并非如此。
种种迹象表明,针对老龄人口的服务在市场上已经严重供不应求。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的“银发人群”将会达到近4.4亿人,届时将占全国总人口数的34%左右。而截至2010年底,国内传统的养老院床位共有310万张,平均每1000名老人只拥有19张床位,缺口之大显而易见。
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舒服的养老近乎成为一种奢侈。云山镇高端养老俱乐部会籍顾问告诉记者,在他们的社区项目中,最低一档需要缴纳50万元的会员费,而这只是提供一间类似于宾馆客房的开间居住的价格,要想稍大点的一居室,则需要70万元,两居室则需要90万元。除此之外,会员还要每年缴纳3万至3.5万元的服务费,如果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特别护理,还要每天另加100元到150元的护理费。
云山镇项目地处天津郊区,且该项目并无产权,消费者只能得到一张可以继承转让的会员卡,价位尚属如此,那么地处北京后花园“上风上水”地段的“泰康之家”自然身价更高了。泰康方面透露,与“泰康之家旗舰社区”挂钩的寿险产品“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当前最低价格为趸交200万元、10年期期交每年20万元。
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美国较为成熟的养老社区,一般的“入门费”基本在30万至50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基本也在200万元至300万元。由此可见,要想“老有所依”,至少得先混个中产阶级,并且这个“中产”还不只是中国人熟悉的“有房有车”,还得按照“山姆大叔”的标准。(记者孙春祥)
“如果有一天,你老无所依……”这样的歌词或许将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难题。养老金账户到底存不存在缺口,缺口到底有多大?媒体上的争论不休听着晦涩,而未来的悬而未决着实让人焦虑,舒服地养老究竟是个多难的事?
北京晨报的调查以现下炙手可热的养老地产为样本。大小开发商、大小保险商纷纷高调宣布进军养老地产,也诞生了各种新模式,有的“卖的不是房,卖的是会员卡”,有的“卖的不是房,卖的是保险计划”……共同点倒是有一个,就是都不便宜,50万元还只是起步价。养老地产难道只是空中楼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