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use.fjsen.com
2014-06-24 10:46:55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肖月青
我来说两句
基层劳务工存“无证上岗”现象,
质量“短板”待补
纵观万科集团的发展轨迹,该公司质量管控的“顶层设计”应当说还是非常成功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有关渠道看到了万科集团的技术文件《工程质量控制指引》。该“指引”从土建施工到消防安装都做出了具体规定,甚至一直详细到每道工序的“做法”,并规定了质量差错的具体“罚则”,更令人感到勇气可嘉的是,万科集团的官方网站按其工程项目主动为业主开设了投诉论坛并对每一投诉予以积极回应。
即便如此,万科也没有完美地解决产品品质末端控制问题。2013年6月,万科的一位副总裁曾公开表示:“2013年万科在建项目15%要达到没有空鼓、开裂、渗水,到2014年是50%,2015年要达到100%。”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南京万科采访时了解到,该企业的质量管控近乎严苛,建筑、装潢企业的项目经理、“楼栋长”及瓦木水电“技师”必须完全执行万科的工艺规范,万科与合作单位的工程师们则始终保持技术业务的无缝对接,但最底层的劳务人员尤其是入门级的新手仍然是一块质量“短板”。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几位学生对当地建筑工地的工人文化水平与从业资格状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虽然其结论并不具备权威性,但它至少“发现”了房地产“品质线最后一公里”存在质量隐患的根本原因之一。同学们的调查结果是:受访的近300位建筑工人大多仅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其中,近67%的人无证上岗,约7%的人不知道本岗位需要具备何种资格。调查还显示,从工人的角度看,大约有55%的人根本就不关心是否持有证件,认为只要听从工头的安排干活就可以了;从建筑公司来讲,因为外来工占比很大,流动性较强,进行定期培训很困难,同时,相对较高的培训成本亦导致其不愿为此付出代价。
遗憾的是,“普通工人也要具备专业素质”似乎并未成为业界的共同认知——万科集团曾拨出500万元专款为“万科工地上数以十万计的劳务工提供大病救助和子女教育的互助共济”,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没有找到与这些“劳务工”们的技术培训相关的新闻报道。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某建工局长也告诉记者,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和建筑商都会认为“除了吊车、电焊等岗位外,其他工种未必需要证件”,因为“在现行的建筑行业管理体系中工作业绩的计算往往与工人的技术等级无关”,但他明确表示,“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人施工质量肯定会不一样。” | |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