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执照和印章挂失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剧情。陆小龙在国内的代理人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陆小龙失去了对陆园集团的控制,其早年聘请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正在夺权,并策反了公司员工。营业执照和印章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该人士透露,由于陆小龙失去了对陆园集团财务和资金的掌控,所以其对先前由自己经手借贷的债务无力偿还。为此,从2014年10月以来,陆小龙及旗下几乎所有公司,被不少讨要债款的民间借贷者告上法庭。这其中,甚至包括张志熔之父代表的上海地通,也在向陆小龙讨要江苏盐城合作项目的2亿元借款。
被陆小龙出走事件牵连的,还包括两家信托公司——四川信托和中融信托。其中,四川信托曾通过信托计划向陆园集团盐城项目锦盛豪庭提供4亿元贷款。据接近四川信托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该信托计划也遇到了还款问题,但已经在2014年4月份提前结束,由四川信托接手处置了相关资产。
除此之外,界面新闻记者还查询到四川信托另一个投向陆小龙旗下项目的信托计划——上海良华置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查询信托产品)。该信托计划募资12亿元,先期募集不超过2亿元,投资于上海虹桥良华购物广场。并由陆小龙旗下公司及其本人提供担保。从发行时间看,该信托计划尚未到期。
此外,为陆小龙提供资金的还有中融信托。中融信托是馨雅名庭项目公司上海丰翰的一个股东。在针对陆小龙的系列诉讼案中,被告者也包括上海丰翰,故而中融信托无法袖手旁观。界面新闻记者发现,2013年9月,在中融信托的助力下,陆小龙公司以180%的高溢价拿下馨雅名庭项目。买地的14.1亿元资金中,8.25亿来自中融信托的一个房地产信托计划。
在陆小龙远遁美国的背景下,这些信托产品的兑付前景堪忧。
而隐藏在陆小龙背后的大佬张志熔,近来日子也不好过。与陆小龙同为江苏如皋籍的张志熔,是上海滩最为神秘的富豪之一。关于其如何成长为造船业和房地产业巨头,至今仍有很多谜团待解。如今,张志熔旗下造船和地产两大产业双双落寞不振,其中,尤以恒盛地产为甚。
这家曾一时风光无限的上海民营房企,在2009年上市和恒大、龙湖等企业在同一时间段上市,但与这两家房企相比,恒盛地产走出了一条令人吃惊的下滑曲线。
恒盛地产从上市初期年销售额67亿元,一度冲至年销售133亿元规模,年度最高溢利达到36亿元。但其势头从2012年开始急转直下,到2014年中期仅销售19亿元,并开始亏损,且半年亏损多达2.21亿元!
恒盛地产规模一度逼近国内房企前二十位,但如今,已很难在任何排行榜上找到它的名字。在12个城市布局30个项目之后,恒盛地产再无扩张意愿。2013年以来,它只新增了馨雅名邸一个项目。而就是这么一个新增项目,在拿地之后也用来融资,迟迟不见开发。
界面新闻记者现场发现,尽管馨雅名邸地块拿地一年有余,但现场尚在打桩,施工队入驻只有几天时间。2014年5月,用该地块恒盛地产也通过中融信托融资7亿元。
有迹象显示,繁复的资本运作与关联交易,可能正在摧毁这家上市公司。一直以来,张志熔都以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著称。2014年6月底,恒盛地产重续了与张志熔之父的上海地通在建筑事务上的合作。尽管业绩不好,但恒盛却把与上海地通关联交易的资金上限从6.8亿元提高到了14.2亿元。
张志熔曾打算在2014年初将恒盛地产私有化,但遭遇香港小股东的抵制而作罢。为此,其行政总裁及首席财务官同时辞任。
监控资料显示,恒盛地产的海外债券正在变为垃圾债。其2018年到期的一只债券已经连续四个月下跌,目前已经跌至每1美元面值为68美分的水平。违约风险正在累积。国际投资者已经对恒盛地产的基本面产生了深深的担忧。有分析师甚至认为恒盛地产将成为下一个佳兆业。
界面新闻记者曾致电恒盛地产询问张志熔跟陆小龙的关系,及恒盛地产与陆小龙“跑路”事件的关联,截至记者发稿,未获回复。界面新闻记者亦未能联系上张志熔或陆小龙本人对该事件置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