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明确,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汇总本地清理甄别结果后逐级上报,最终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15年1月5日前上报财政部。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清理甄别工作需在两个月的时间完成,而去年年中就被审计出来的超过4万亿元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从总量上看,有望成为清理甄别的重心。
长期关注地方债的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郑春荣告诉记者,此次地方债解决思路一脉相承,方向正确,但是整个解决路子走得太快,尤其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过渡期限看起来还有点短。
将有补充通知指导PPP转换
此次《办法》最大亮点就是通过PPP模式将政府债务转为企业债务。
《办法》提出,地方要认真甄别筛选融资平台公司存量项目,对适宜开展PPP模式的项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同时“通过PPP模式转化为企业债务的,不纳入政府债务”。
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向记者透露,对于融资平台存量项目如何转成PPP项目,财政部会有补充通知,现在还在讨论,没有定稿。
济邦咨询董事长张燎告诉本报记者,地方融资平台存量项目转PPP项目已经在上周五启动,各省的财政部门让市县财政部门上报各地可以转成PPP的存量项目,财政部对地方报项目有一套原则性的标准。
前述山东基层财政官员向本报记者证实,目前当地将融资平台项目通过表格的形式上报上级财政部门,表格内容包括项目是否有收益性、回报率等。
“PPP模式是一个新概念,我们正在做存量债务统计工作,然后把数据报上省里,至于哪些融资平台项目可以转成PPP项目,还需要省一级财政部门指导,我们还不清楚怎么做。”该官员称。
金永祥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量项目中,未开工的项目和已经完工的项目比较好转成PPP项目,但是这个量小。而在建项目想要转成PPP项目比较难,因为责任难以划分清楚,目前只是一个想法。“在建项目转成PPP项目不容易,因为项目资产价值在变动中,投资者不容易判断”。张燎也赞同这一观点。
此前,财政部财科所前所长贾康(微博)也向记者表示,融资平台项目转成PPP项目只适合一些特定项目,这个数量不会太大。
不过,张燎认为,目前财政部大力推广PPP模式也为上述工作奠定良好基础。8月以来,全国有11个省份已经推出超过3万亿元的投资项目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