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正在理性回归?
乐观者认为,随着上海自贸区体制不断完善,4个海关管辖区域相关联板块的写字楼需求会不断上升,由此也会继续推升住宅、仓储等房地产市场。但事实并非如此,数据显示,这些地区房价已开始回归理性。步入2014年,各地纷纷传来楼市降价的消息,让这一地区也感到阵阵寒意。
21世纪不动产高桥店在今年3月成交的一套潼港八村60平米左右的两房,从1月份130万元的总价下降至124万元,降幅接近5%。高桥季景分行经理王忠欢发现,原自贸区管委会周边的一些小区,春节过后的降价幅度要高于一般楼盘。
“往年的‘小阳春’今年看来是没有指望了,据我们观察,自贸区板块4月份交易量的降幅环比3月接近30%,而且一些购房者与卖房也有5%左右的议价空间。”22日,21世纪不动产市场研究部高级研究主管蔡冠宇对记者说。
据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提供的数据显示,自贸区板块在去年八九月放量成交后,从10月开始逐步进入消退期,而到目前已经进入调整期——一手房方面主要表现在外高桥地区部分企业着力推出少量特价房,价格调整幅度接近15%;外高桥二手房价格也在3月份悄然下调1000元/平米。
“总体上看,以外高桥板块为首的自贸区板块,在进入2014年后,都普遍遭遇了跟全市相同的市场降温。”宋会雍总结说,长期来看,自贸区周边房价或将呈现理性下跌。
21世纪不动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12日,临港新城板块新房成交面积为0.8万平米,同比下滑5.8%。与之相比,外高桥板块下跌势头更为明显,同期板块成交新房同比大幅下滑38.1%,甚至超过全市整体跌幅36.1%。
“大环境”给自贸区楼市降温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上海自贸区板块遇冷主要是因为“前期过热”。
宋会雍谈道:“自贸区概念的追随群体中,有着相当的迟钝、盲从心态。去年3月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及,至5月份开始对自贸区建设思路展开探讨时,市场一直没有反应。一直到8月份挂牌,市场似乎才恍然大悟,随后投资者蜂拥而至。”
另一方面,目前自贸区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区域配套的不完善成为其中部分板块不被看好的原因。房价的水平是由产业布局、生活配套、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尽管短期内这一地区的房价猛涨,但被透支的预期需要依靠自贸区的建设进行填充、夯实。
“没有特殊的产业导入、没有特殊的税费优惠、没有大规模的开发投资。社会此前预期的繁华景象,一点一点地在期待中丧失耐心。”宋会雍对记者说。
黄河滔对今年房地产市场所持的基本观点是:今年房地产市场将进入平稳期,量、价增速将明显放缓,甚至同比出现小幅下滑。原因是由于去年年末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一二线城市集中出台政策收紧楼市,另外,今年开局后信贷层面紧张,也会拖累楼市复苏的步伐。
而日前传出上海自贸区土地流转相关条例有望近期通过的消息,并不能改变其中板块降温的现状。“对自贸区楼市来说,这是一个中长期利好。这一政策出台后,一些仓库可以改建写字楼,这正是针对自贸区土地紧张的现状,为满足需求、盘活存量用地而制定的政策,”蔡冠宇对记者说,“但即使可以改建写字楼,还需要开工、配套完善等过程,在目前货币继续收紧的大环境下,投资者对这一板块看跌、观望的态势仍然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