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澳门特区政府紧急颁布《关于移转不动产的特别印花税》法案,规定外地人在澳门购买住宅单位需多缴10%印花税,且按揭成数比澳门本地人低10%。
据利嘉阁(澳门)地产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廖梓嘉介绍,原本外地炒家并不占多数,而且购买力甚至不如本地买家强,现在利嘉阁的客户99.9%都是来自澳门本地的。
“澳门本地人缺乏投资渠道,所有澳门人喜欢的理财工具除了黄金就是房子,买完了住宅买商铺,买完了澳门的房子去香港买。”一名在澳门从事专业投资的洪先生对记者说。
据美联澳门称,今年香港楼市一手楼盘较多,公司便组团带领多名客户到香港“捡漏”,有多达60名澳门尊贵客户到香港看房,其中有不少客户都展现兴趣,一名客户当即买入位于香港东涌的昇荟一个两房单位,成交价超过760万港元。
洪先生说,香港有国际化完善的证券市场,但澳门本地并没有这样类似的投资平台,让本地“土豪”们都有钱没处花,就只能四处张罗买房炒房。
房价疯涨之后
对于只顾埋头苦干的澳门本地居民来说,高涨的房价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尽困扰,自己的收入却始终没能追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尽管澳门就业人口的收入在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远远追不上房价的涨幅,据记者计算,2003年,澳门就业人口月收入中位数为4800澳门元,而到2013年,这一数据达到12075澳门元,十年来仅增长252%。
廖梓嘉说,不过澳门经济房屋的申请门槛不算高,个人申请月薪只需要19000澳门元就可以申请,比起香港公屋最低月薪水平已经高了不少。而澳门的整体收入也较香港高,澳门本地就业居民月收入中位数达到了1.5万澳门元,甚至已经超越香港的薪资水平,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2013年5月至6月香港雇员每月工资中位数为14100港元。 澳门特区政府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积极推出经济房屋(类似内地经济适用房,有16年禁售期),但申请获批时间非常长,卢云对记者称,最保守的等待时间要8至9年。澳门特区政府推出的最新一期的经济房屋共1900个单位,现场却收到了超过42000宗申请,等于100个申请人中仅有不到5人能购买到“安乐窝”。
“但目前香港的房价还是甩了澳门一大截,所以我个人觉得澳门的房价完全是合理增长的,不能算很高的水平。”廖梓嘉说。
澳门特区政府在2008年已经意识到房价高涨的严重性,并开始未雨绸缪,向公众承诺兴建19000个公共房屋,而这些项目已经基本落成,可能在未来再推出更多项目,以改善澳门居民的居住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