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当前绿城的负债水平还是比较稳定。冯征透露,“相对半年期49.5%的水平,绿城现在的负债率只是略有增长,处于可控水平内。”
对赌三年之约
如今来看,提及债券发行用途,公告中不过是以“为永久次级可换股可赎回证券更换”几字一笔带过。
但细细查看,却是关联一年半之前宋卫平为挽救绿城引入九龙仓,而与之订立的三年“赌约”。
2012年6月8日下午,绿城常务副总裁兼执行主席寿柏年宣布,将向香港九龙仓配股,配股完成后,九龙仓将持有绿城中国24.6%股权。
彼时的绿城中国,一度处于资金链紧绷、库存压力极大的状态。虽然有采取卖地、筹资、扩大销售团队、出售项目等等手段,但沉疴积弊,难一时全面改观。
引入九龙仓,也是此时绿城中国的自救之举,也被业内称为绿城宋卫平“对赌”未来。
向九龙仓配股同时,绿城也向九龙仓发行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进一步融资港币25.5亿元。
完成配股,宋卫平的持股比从33%摊薄至25.4%,仍是绿城第一大股东;九龙仓因持有24.6%股本成为绿城第二大股东。不过若是加上25亿可换股证券被九龙仓换成股份,九龙仓在绿城的持股数将增至35.1%,成为绿城最大股东。
换句话说,引入九龙仓之后,绿城就不再是宋卫平一个人的绿城。而九龙仓若行使可换股证券,持股比例将增至35.1%,则宋卫平甚至不再是绿城的最大股东。
虽然彼时宋卫平公开表示,“我们不一定要成为什么第一大股东,这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但向九龙仓发行永久可换股债券后,绿城也与九龙仓达成协议,前三年九龙仓承诺不可以转股,第四年之后才可以转股。
此外,绿城有权在任何时候赎回该债券,且最高溢价不超过3.5%。也就是说若三年内绿城能将永久债券赎回,那么宋卫平依然是绿城的最大股东。
现在,绿城与九龙仓的“三年之约”已经过半,企业发展形势也算否极泰来,宋卫平当年的“对赌”可谓是押对了注。
最新数据指,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12个月,绿城集团[简介 最新动态]累计总销售面积约309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约6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当中归属于集团的权益金额约为323亿元。
对绿城而言,彼时的约定渐渐成为可能影响到宋卫平大股东地位的“三年之局”。如何破局被提上日程,如冯征所述,基本保险的做法是第二年就完成赎回。
冯征指,“若是到第三年还碰上融资困难的问题,(九龙仓的债券)可能就赎不回来,那就是很大的事情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