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贷,风险怎么解?
叫停有效吗
不良记录能包装,产品变身凑首付,不易判断资金流向,很难实现“一刀切”管控
首付贷等楼市配资背后隐藏的风险,已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3月4日,深圳市金融办发函至相关行业协会,要求对深圳地区首付贷或其他涉及高杠杆房贷情况进行摸底排查,进一步研究新兴金融机构在“加杠杆”中的风险。3月18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通知称,严禁新开展“众筹炒楼”业务,对于存量业务,立即停止募集并清理,任何企业不得通过更改“名称”、转为线下筹集等方式继续开展业务。
监管风声趋紧,首付贷能否真的偃旗息鼓?
3月21日,本报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中天置业房地产公司,询问是否提供首付贷。工作人员接待了记者,说可以提供首付贷款的服务:客户如果需要30万元首付,且在北京没有不动产,那么中介公司可以帮忙包装身份向银行申请无抵押信用贷款,但不能告诉银行贷款用于首付,而要说用于消费或者是房产装修。
据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客户只需要提供个人的工作证明、银行流水、征信报告、学历证明和公积金卡。即使是那些有不良信用记录的客户,中介公司也可以通过内部渠道进行“包装”,保证客户向银行一次性申请贷款成功,但“包装”需要付服务费。
以30万元现金贷款为例,中介公司帮客户向银行贷款时,3年期贷款年利率为10%,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也就是30万元现金贷款分36期还,每期需还10500元,所有还清共计37.8万元,其中中介公司收取2%的中介费,即6000元。
记者随即又询问了几家互联网金融公司。据了解,97房贷网、博民易贷、易贷网等多家贷款公司推出的贷款产品,仍可以起到“首付贷”的作用。
以易贷网为例,3月21日,记者在该P2P平台上申请了一笔45万元的信用贷款。平台工作人员在询问了记者收入与工作情况后表示:符合条件,可以贷款。
该工作人员称,易贷网与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合作,可以帮客户同时从数十家公司借款,尽管小贷公司额度有效,还是可以一次借到数十万元。“这笔钱你买房付首付或买车,随便怎么消费都行。”
“比如年轻人想买房,但凑不齐首付,就跟亲戚朋友借点钱,很难判断从哪里借到的钱,或是借到的钱用于何种用途。”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说,一些包裹在不同名目中用于首付的借贷产品,不排除存在暗箱操作的可能,但发现和识别又有一定困难,尤其是一些通过消费贷款等产品借到的资金,无法追踪其资金流向,仍可能流向楼市,从监管层面很难对首付贷进行“一刀切”管控。
整治有招吗
模糊地带需要加紧出台政策完善监管,银行应加强对客户首付资金来源的关注
“互联网金融创新灰色地带要尽可能限制,不应该进行投机炒作。”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认为,首付贷的出现,尤其是通过P2P公司进行首付贷的行为,恰恰说明了监管层面在一些领域的缺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就要对此类互联网金融创新在监管措施上更有效,使其向合规理性的轨道发展。
“有数据显示,去年深圳首付贷规模在25亿—30亿元,但我认为应该不止。”深圳市住房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蔼贫认为,一些用其他形式比如消费贷、信用贷伪装的首付贷,很难被发现和调查出来。而光靠政府下令杜绝首付贷不太现实。
陈蔼贫认为,目前首付贷也并非不受监管,只是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模糊地带,需要政府加紧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完善监管。
“想要叫停首付贷,首先应当明确要求银行、中介机构等正规机构不参与其中。”张大伟认为,此前一些P2P平台并没有发放首付贷款的资质,无法确认资金来源,在资金使用上也存在风险,相关部门应当结合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进行清理整顿。
不仅如此,银行自身也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曾刚认为,银行应加强对客户首付资金来源的监控和关注。原则上,银行要加强对放贷的审核,评价借款人偿付能力,坚持贷款发放标准。
目前,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明确要求,房贷者事前要签署声明,承诺首付部分为自有资金。但是,银行人士坦言,银行在贷款时,不可能杜绝首付贷,因为银行不掌握全部信息。让信息对称起来,才可能真正防止首付贷的出现。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行在发放购房贷款时,会对贷款人的首付款进行详细核实,一旦发现使用首付贷产品,将不允许其按揭。银行会从多层面对贷款申请人的首付款情况进行核实,既包括面谈及电话核对,从侧面了解其主要收入及首付款来源,也要审查申请人的账户流水,通过流水判断申请人的资金收入情况,查询是否有可疑资金流入。“此外,申请人刷首付款必须使用本人名下的借记卡。”(记者 王 观 吕绍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