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新鸿基成都ICC深陷“天坑”8年项目开发率仅30%

house.fjsen.com        2015-12-31 09:48:29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李婷婷        我来说两句

大批业主不愿入住企业口碑亮红灯

虽然处于攀成钢片区的中心位置,占据着良好的地段优势,但成都ICC的去化速度一直属于中下水平。2011年,天曜组团入市,房源约1000套,4年仍未实现清盘。在2015年最新的备案统计数据中,截至12月4日,成都ICC的备案套数仅为143套,不到一街之隔的天誉的20%。

一位姓吴的业主告诉记者:“天曜去年4月就交房了,但很多业主都没有搬进去,一是家门口就是工地,很影响居住感受;二是配套完全没有起来,住进去十分不方便。”吴先生说的坑就是正在修建的组团“凯旋门”。吴先生说,去年4月交房时,曾引发了大量业主的维权风波。业主申诉,小区物管费高达4.5元/㎡·月,但大量地砖破裂,部分单元墙角不平、墙面倾斜,多处绿化被人为踏踩或大量死亡。“4.5元/㎡·月的物管费在成都算很高的了,可是并未体现出价值,而且现在物管公司也换了,跟之前合同上的不一样。”

去年9月,本报曾接到读者投诉,成都ICC随意改动规划。该户业主反映: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购买的房屋却被突如其来的石墙挡住,严重影响采光和视线,这堵石墙是开发商后来在打造会所的时候修建的。当业主向开发商讨要说法时,相关人员总是推脱。

维权事件频频出现,使ICC在成都的口碑一度跌入谷底,也影响了项目销售进度。商业八年仍是一个坑,住宅开发进度缓慢,交房屡现风波,成为攀成钢的“投诉第一盘”,陷入巨大的“信任危机”。

我们要的是一份诚意

曾经,成都ICC打出的广告语是“一座ICC,全成都翘首以盼。”没想到,这一盼,就是8年。

一个由巨型品牌企业开发的200多亩在建楼盘,全年未做一场规模性的媒体活动,年底未见业绩发布,这在成都楼市中十分罕见。新鸿基的低调,已经反常到令成都媒体频频关注。在百度上搜索“成都ICC”,首页就会出现多条今年媒体对新鸿基的各种质疑,“刻意捂地”、“项目拖延”、“商业被传出售”……面对这些疑问,新鸿基并未正面回应,仍然以一贯的“沉默”姿态示人。

港资开发动作一向缓慢,今年以来,港资项目整体转让,集体退出成都市场的消息也不绝于耳。但是,无论是继续开发,还是转手让人,给这座城市都有一个明朗的交代。争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默,新鸿基的“沉默”令媒体失声,令业主抓狂,令城市失望。

检验一个企业品牌的第一要素就是诚信和诚意,只有对城市的土地报以善待之心,才会有回馈业主的诚意之作。新鸿基到底是把成都当作“家”在经营打造,还是只是做一个阶段性的过客?想必时间会给出答案。

新闻链接/

成都ICC

成都ICC(成都环贸广场)占地259亩,被新鸿基2007年以31亿元总价收入囊中,是新鸿基继香港、上海、苏州、南京后第五个ICC项目。投资商方面,除了新鸿基占有40%股权外,恒基兆业地产和九龙仓分别占30%。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汇集超甲级办公楼、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高端五星级酒店以及高品质居住区等多元业态于一体。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