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李女士的儿子,今年9月份升入了燕郊汇福实验学校初中一年级。其中有两个班的同学,在开学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直没有语文老师上课,家长陈女士说:“今年9月1号刚开学那会儿,他们没有语文老师,现在倒是有,但是怎么说呢,一开始家长肯定是想着什么老师是越给力越好,但是现在对我们家长来说,是有老师就不错了。”
在汇福实验学校上初中的王欢欢说,从他上四年级开始,班里的转校生多了,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老师上课得带扩音器,这两年,升旗都得分批:“以前升旗就是一到六年级升旗,现在升旗还得分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升,我们初中都等不到升旗。跑操也是分批跑。我们现在初中不升旗,就小学生升旗,原先初中是能升旗的。”
河北三河市教育局副局长孙士猛说,燕郊入学政策宽松、房价比北京低出不少、交通越来越方便,让学龄儿童突然间暴增。他表示,原来预计一年2000人,制定建设学校的规划也是按这个思路走的。13年以前每年都增长2000人左右,今年是5800人。预计2016年不会低于5000人,到2020年都不会低于这个人数。
今年上半年,北京行政副中心落户通州的消息一出,燕郊楼盘也迎来了售卖高峰。今年1到11月,燕郊的新房交易量同比增长三成多,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增长一倍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总也跟不上趟儿的配套建设。除了学校,再以警力配备举例,燕郊具有执法资格的干警不超过150人,却管理着近100万的人口,在很多小区,一个人服务几万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为什么公共配套跟不上?
燕郊高新区住房和规划建设局副局长于才军解释:燕郊在行政编制上是镇级,是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下属的一个镇,92年发展开发区,所以才发展得特别快。它的特殊性还在于,本来是要按照一个镇来规划的,按照当时的规划是完全能够满足的,在老城区,可能规划的初衷也不会考虑到发展到这样的一种程度。如果按一个普通的镇来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燕郊现在基本上已经具备一个中等城市——都不能说是一个小城市——的规模。所以规划是不断调整。
燕郊的现状并不是个案,在江苏南京江宁区三山板块,目前聚集了大约10万人口,但此前规划的教育用地被企业和软件园占用,新地块又迟迟划不出来,至今没有一所公立中学。
广东深圳龙华新区、光明新区同样如此,这两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建学校,公立学校学位依然紧张。
“贴边儿”区域的尴尬,谁来缓解?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吕斌说,开发商让利、政府疏导缺一不可。基本服务不能同步的现象在国际上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不是国内独有的,纽约、东京都是这样。在我国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的住房的开发和建设并不是政府规划里面布置出来的居住新城,而是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开发,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基本公共服务跟楼盘开发建设、住户入住完全同步一般来说有难度。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果居住区到了相当的规模,政府有责任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程序来配置,开发商也有责任,当初开发这些有没有就配套跟政府很好地沟通?应该积极反映情况甚至配合政府,把利益还原。(记者周益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