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子的,有人连房号都记不住
官员抛房的故事此前一直在“江湖”流传。而这种传说在2014年变得尤为清晰和现实。
在曲江多年从事二手房交易的袁女士说,不动产登记正式实施后,她交往多年的一位公务员朋友有点焦虑。“他在曲江有一套大房子,闲置多年,这次怕被登记发现”。
雁南五路上的房产经纪人小黄去年的业绩很好。她注意到,抛售闲置房屋大都集中在2013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也就是《不动产登记条例》颁布实施前,仅他们门店去年共销售房屋20多套,尽管不能完全确认房主真实身份,但从对方对交易隐蔽性要求和急于出手不难推断。
28岁的小黄去年卖出了曲江一套复式别墅,房主是一位官员,最早买房100多万,装修花了100多万,最后成交价350多万,来来回回办理各种委托手续的一直是这位领导的司机。她只在最后签字时才见到这位房主,年龄大约50岁左右,签完字就走。
还有一套位于曲江翠竹园的房子,150多平方米,闲置。对方一直都是电话联系,直接给出最低价——每平方米6800元,“能卖就卖,关键要快,价格好商量”。
采访中,小黄不断接到委托卖房业主的咨询电话。“刚才,有个客户咨询此路段的房价,房子200多平方米,可这位连自己的房号都记不住”。
这条路上另一家房产中介经纪人小董也有这样的客户,卖房人也是一位官员,房子位于曲江翠竹园,150多平方米,南北通透,另外,赠送20万的车库,总价110万,还可以再优惠,就是要尽快卖出房子,明确表示怕被“登记”。去年年底,此人就来委托卖此房,当时要价很高,刚一过完年就直接来到门店,大跳水直降房价40万,外加送车位。
房产不申报,可能惹出大麻烦
本土地产商赵先生多年从事房地产开发。他直言:“现在最着急的是,那些掌握实权、接受开发商赠送房屋的官员们。”
“这种现象很普遍的,办证拿地跑各种关系,送钱不如送房子经济实惠,尤其位置好的楼盘,办事的人更喜欢接受。”赵先生说:“每一个开发商,都多多少少会存在这样的问题。”面对记者追问,他说:“这个问题只能谈到这里,你懂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