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公司积极寻求自救
不可否认的是,高库存依然是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在过去的2014年,开发商的存货压力普遍很大。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A股139家房企存货达2.23万亿元,环比上升5%。其中,万保招金4家龙头房企存货环比微增3%;15家中型房企存货较年初上升了25%。
预计2015年消化库存仍是楼市主基调,房价仍存下行压力。而基于各地去化压力的差异,未来不同城市价格走势将继续呈现此前的分化格局。如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对政策反应敏感,潜在需求旺盛,但房价却面临一定的上涨压力,多数二线城市仍相对平稳;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因需求透支,库存压力大,未来房价将继续下行。中国社科院房地产绿皮书预测:因2015年一二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下滑,限购政策有望全面退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将在未来让一半以上的开发商转行或在市场中消失。
“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行业集中度将会提高,今后是强者恒强时期。”地产分析师向记者表示,2015年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现金都比较紧张,这种困难的局面将会在今年二、三季度达到顶端。未来行业的“马太效应”会更加明显,部分中小房企将被淘汰。但也正是这种迫在眉睫的危机刺激着体量小的地产公司的神经,转型成为2015年多家地产公司必修课。
楼市整体的持续不景气导致地产公司自救行为越来越多,自2014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未完成的并购案例已有177起,涉及金额1468亿元,位居行业并购前列。记者注意到,目前二级市场上有多家房地产公司公告重组,如寻求转型于天然气业务的莱茵置业(5.97,0.00,0.00%)、明确表示将医疗健康产业作为未来新的重点投资方向的华业地产(7.19,0.00,0.00%)、快步加码金融领域投资的中天城投(11.30,-0.11,-0.96%)、转型医疗信息的运盛实业(11.18,0.00,0.00%)、逐步转型为金融投资平台的亿城投资等,即便是近期涨幅明星招商地产[微博]也很早就处在转型期中。按照2013年4月招商地产调整的战略目标,除了未来5年“千亿销售、百亿利润”外,该公司还希冀旗下产业地产成为新兴的业务之一。
寻求自救的地产公司放量,表明房地产市场所面临的压力巨大,利润率的持续下滑将会导致部分企业严重亏损,被出局的概率正在增大。长期来看,以往房地产公司通过传统的简单复制扩张来提高业绩的做法开始失效,而模式上的创新或能为地产公司带来新的盈利点。
关注深市低估值地产蓝筹
相关房地产行业研究人士认为,今后房地产行业中个股或子行业的分化将表现得更为强烈。优质龙头公司的增长模式重构、集中度提升将获得市场认可,而进入验证期后中小型转型房企则会受到市场更审慎的态度。在二级市场上,虽然地产股经历降息以来的持续上涨,但总体看地产股整体估值仍处在历史低位,而随着降息、降准通道的打开,楼市去库存步伐将会明显加快,而这则有利于地产股业绩的释放。券商预测,随着地产股业绩提升,2015年地产板块整体市盈率将在10倍、龙头地产的平均市盈率在8倍左右。在估值得到重估的同时,深港通也将开通的消息对二级市场上龙头地产股股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市场中地产龙头股大都集中在深市),做为深市指数标的权重,沪港通带来的沪市权重股大涨效应很可能也会体现在深市那些低估值地产龙头股身上。
地产分析师2015年首推品种是蓝筹地产,原因在于:蓝筹地产股在融资便利性、资金成本、整合收购、销售弹性方面的优势都远远高于行业平均。从统计来看,在2014年,在规模门槛并未明显提高的情况下,排名前十的房企的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了近3.5个百分点,而最新公布的12月份地产公司销售完成情况也是高于预期的,同比环比均有较好增速。“投资者要继续紧握地产蓝筹股。”中银国际证券建议首先要超配保利地产[微博]、招商地产、万科A(13.45,-0.14,-1.03%)、华侨城A(7.74,-0.11,-1.40%)等一线地产,其次是区域热点房企如华夏幸福(43.32,1.32,3.14%)、建发股份(9.72,-0.16,-1.62%)、世荣兆业(8.54,0.00,0.00%)和国企改革类房企天健集团、深振业A(6.70,-0.08,-1.18%)等。(证券市场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