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配套与互联网转型
数字背后,房企巨人的战略布局亦备受关注。
谭华杰认为,过去一年,全国土地市场冷热不均。为数众多的内地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平淡,而部分热点城市土地竞拍日趋激烈,土地成交溢价率不断创出新高。他坦言,基于这样的背景,万科在投资上也更加谨慎,对于竞争过于激烈的地块,公司始终贯彻“宁可错过,绝不拿错”的原则,避免把投资决策建立在过于乐观的预期上。
对于万科而言,在向阿里、腾讯、小米先后取经后,互联网似乎不再那么神秘,也不再那么神奇,在最新年报的《致股东》中,万科表示,公司花了一年的时间去学习什么是移动互联网,因为“只有真正理解,我们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距离。”而得到的结论是,“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只是让我们和客户变得更贴近。”只能是房企带来更高效率的“工具”。
除了取经之外,万科的互联网探索也已经展开。与众多触网的房企一样,利用互联网盘活房产物业累积的大量社区用户,利用电商手段刺激社区消费,成为万科想到的最理所应当却并不容易被抢占的市场。万科在去年“双十一”正式推出针对万科业主的“住哪儿”手机客户端,功能包括物业申请报修、曝光、投诉等,还能对周边商家进行打分。
业内预测,未来5年万科服务的社区可能增加到500~600个,其中包含了100万住户,可以带来的社区生活消费、金融消费前景亦非常广阔。
在万科入股徽商银行后,谭华杰曾回应,虽投资规模不大,但可以帮助公司率先向客户提供国内领先的社区金融服务,提升公司在全面居住服务方面的竞争力。据估算,万科现有服务的社区业主,每年有望派生300亿元潜在社区金融市场规模。
事实上,万科的社区金融服务已在杭州良渚文化村项目中小试牛刀,万科为良渚文化村的业主配备了“村民卡”,在入住的3000个良渚文化村家庭中,超过8000村民开通此卡。这张卡可以在村民食堂、早教中心、超市等社区配套场所使用。
电商分析师杨世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房企通过物业抢夺业主用户后,未来不仅在生活消费和社区金融上有所斩获,一旦消费观念成熟后,APP卖房亦可能高速发展,“根据搜集到的业主数据,针对不同消费能力的业主,判断其朋友圈消费层级,针对性的推荐房源,最终可以更精准地推动二次消费,把大量的业主转化为潜在销售人员,这种创新、海量的营销手段正是‘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所在。”
万科的海外扩张
王石认为,万科的未来五年,一是适应城市配套运营商和互联网时代,二为国际化。2013年以来,万科接连落子海外。2013年2月,万科携手铁狮门,开发美国旧金山Lumina项目;4月,万科联合吉宝置业,开发新加坡林曦阁项目。今年2月,列克星敦大道610号项目也在纽约曼哈顿举行了动工典礼。
郁亮表示,参与海外业务的意义在于拓宽视野,使公司近距离了解到国外优秀同行的运营模式,为自身专业能力提升及业务模式创新提供了参照。谭华杰透露,万科拟推广的“小股操盘”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受到美国合作伙伴铁狮门启发。
除了参与海外项目开发,2013年3月,万科还完成了首次境外美元债券发行,金额为8亿美元的5年期债券,年票息率仅2.625%。7月,万科境外子公司再次设立规模为20亿美元的中期票据计划。3月3日晚,万科公告称,B转H方案已获得证监会批复核准。一旦完成,无疑将进一步提高万科在国际资本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未来拓展境外资源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