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国土部今年将农地改革列首位 已形成土改框架建议

house.fjsen.com        2014-02-14 11:23        来源:华夏时报        我来说两句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则表示,在《土地管理法》未修订前,首先要防止地方政府任意扩大征地范围。“因为不论是在《土地管理法》还是在《宪法》中,均没有对公共利益的土地事项做明确列举,这是问题的实质。”陈国强说,这是导致征地的补偿标准至今尚未达成一致的根本原因。

“土地无论国有私有,都应同地同权同价。”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黄小虎表示,农地入市是未来的方向,要真正落实好并不容易。“过去10年,一直酝酿的农地入市的全国性改革文件至今尚未面市。”黄小虎认为,各地以地生财,如果允许农地自己入市,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至今官方尚无说法。

农地改革位列首位

新年刚过,负责土地宏调的国土部便开始落实“土地改革”具体工作,包括起草备受外界关注的“农地入市”指导意见。

“此前多是说说而已,但现在需要的是把这个难啃的骨头啃了。”国土部一位内部人士2月11日向本报记者证实,今年国土部首推农地改革,研究起草“农地入市”的文件,被提上国土部工作的重要议程。

这不是空穴来风。“中央已经明确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的方向,要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土部副部长徐德明在年初召开“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上如是透露。徐德明说,国土部要选好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而在徐德明的阐述中,重点领域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农地”。

在规范农地入市上,徐德明的表态让人记忆犹新。他说,国土部为此明确了“修法立法”的几大主题:一是要加强与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的协调配合,做好《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二是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集体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国家土地督察等行政法规。

而记者采访获悉,自去年9月开始,国土部内部便成立专题研究小组,谋划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向。有媒体随后称,国土部门已形成关于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框架建议,在完善改革土地制度的过程中,与补偿相关的征地制度改革是最大难题。

“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如何打破土地二元结构限制。”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兆勇说。据他介绍,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归属分两类:一是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土地;二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主要指农村集体土地。


“除重新修订《土地管理法》外,还需要立即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等。”杜兆勇认为,未来农地征补过程中,农民不仅有望获得较高的补偿收益,还可以逐步成为农地入市的交易主体。“没有法律的约束,恐怕是不现实的。”杜兆勇说。

杜兆勇还认为,目前既要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又要给农民公共政策阳光。杜兆勇提供的材料显示,农地改革的难点在于,实际上农民主体地位被架空,政府和农民之间价格谈不拢,往往引发剧烈的社会冲突,农民意见很大。“不管是否出于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如果敢于给农民主体地位,那么农民土地征收会是多赢的结局,反之亦然。”杜兆勇说,土地改革方向有了,但具体的尺度很难拿捏。

而其他部委也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慷慨陈辞,如将征地制度改革列为国土部、农业部等部门2014年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黄小虎表示,从中央到部委的表态看,土改的基调是以稳健为主,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要警惕农民权益边缘化。

在土改上,一号文件的表述还是相对“保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一号文件时强调,土地制度改革“要守住底线,试点先行”。

(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肖月青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相关新闻
精品楼盘展示区
相关评论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