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建议学李嘉诚“卖房套现”的做法。一则我们的钱没那么多,不必瞎折腾,再则资金也不见得有更好的出路,三则李超人是把钱转进英国,大肆收购价格腰斩的商业地产,我们有这本事吗?至少我是没有。
李嘉诚再卖资产引关注
李嘉诚继抛售部份北京、上海的商业地产之后,近期传出准备出售旗下已持有收租达10余年之久的住宅产品—上海“四季雅苑”,引起市场一阵讨论,甚至有些专家提出应该“以李嘉诚为师”,尽速出清名下所有房产,既可逃避未来可能的房产税征收,又可选择新的投资工具再创造财富价值。毕竟,当前房租收益水平绝大多数已低于银行定存3. 5%,更无法与年回报在8%~10%的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相提并论。
于是,2014年已在收租的物业是继续持有,赚取微薄的利润?抑或予以抛售另择高获利选项为好?便成了“大哉问”!
面对如此看似“左右为难”的问题,我的第一个质疑是“为什么我们要学李嘉诚”?
担心房产税扩围之举?
李嘉诚何许人也?他不仅是华人首富,也堪称是世界级巨贾的代表及指标人物,与一般富豪或绝大多数人不具可比性。就好像泰坦尼克号的船长和划小舢板的,驾驶技术与心理素质完全不同,泰坦尼克号畏惧不易被察觉的水下冰山,小舢板则更担心突如其来的恶浪。
上述比拟或许有失偏颇,但意思应该很明确—拥有财富数量不同,所需考虑的问题自然会有差异,这种思考落差随着金额数字的拉大而逐步变化,直到“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天差地别。
李嘉诚与我们的差异不正是如此?其实我既敬畏也满“同情”李超人的,都活到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要为了避免财富缩水、继续创造收益,乃至担心即将在上海“扩围”征收的房产税,不断腾挪资金、寻找安全庇护所而劳心劳力,直可以“鞠躬尽瘁”名之!但我们有必要“亦步亦趋”吗?至少在“变卖资产以转换投资跑道”这条路,我们大可不必与李首富的商业逻辑“依样画葫芦”,否则极有可能“反类犬”,他没撞上冰山,你倒被阴晴不定的海浪给吞噬了!
房屋特殊性非其他商品可比拟
执是之故,我的第二个质疑是,我们学得像李嘉诚吗?必须要知道的是,房屋交易的成本巨大,一买一卖之间,房产交易中心坐收总价的10%~12%税费,如果并非第一套房且是通过中介完成,达房款的15%或以上都不足为奇。故而我曾对某专家倡议:“因应楼市未来崩盘,卖掉手中所有房屋一套不剩”之极端观点提出批驳意见。因为,这样的说法非但危言耸听,更可能引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决定。因为,此一判断未考虑买进卖出所将发生的费用庞大,及卖掉所有住房去租屋而居会更好?完全忽略房屋的有形和无形价值,忽视搬迁的辛苦、装修的困扰、被房东驱赶的不确定性,更何况有房和没房之间,所代表的社会地位、心理感受,同样是天差地别!
因此,除非你拥有的房子超过三套合计逾200平方米,且座落三线以下城市、缺乏租赁市场支撑(常断租乃至租金年回报低于2%),或者房产变现后另有生财之道,否则根本没有必要考虑抛售手中存房。
我们真学不了李嘉诚
换言之,如果你的房子不多(三套以内,合计不超过200平方米),而且是在一、二线城市不错的位置(地铁房),有相对稳定的租客,虽然租金比不上定存或银行理财产品(其实许多人在计算回报时,是以现在价值为准,而如以当时取得价位计算,应可在3.5%~4%),但考虑到交易成本高昂及未来增长潜力,甚至愈来愈严重的通货膨胀,我不建议学李嘉诚“卖房套现”的做法。
一则我们的钱没那么多,不必瞎折腾,再则资金也不见得有更好的出路,三则李超人是把钱转进英国,大肆收购价格腰斩的商业地产,我们有这本事吗?至少我是没有。
(理财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