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部分房企尝到了三四线城市的甜头,但开发商参与竞拍一线城市土地的热情并未受到影响,“地王”纪录不断创下新高。
记者根据数据计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的土地出让金额较去年的2042亿元增长超过了一倍多,总成交金额为4724亿元。
尽管土地成交金额大幅增长,但是总的土地供应量却没有大幅上升。 今年前11月北上广深的土地成交总建筑面积只比去年增加了不到800万平方米。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均成交楼板价上涨了近一倍,由2012年的2463.12元/平方米,上涨至2013年的5205.65元/平方米。
如此高的土地成交价格,显然推高了原先的房地产市场价格预期,并给未来一两年的房地产市场的整体健康带来隐患。这使得一线城市的监管层在年末大量出台地方性的楼市调控政策,大幅增加土地供应,以减少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隐患,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面临着再度调整的局面。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高烧难退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回归热潮中,恒大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7月4日入京首战之后,恒大在接下来半年时间连入三宗地块,共花费127.35亿元。随后,恒大又将战线铺展到华东区域。12月4日,恒大地产在上海连拿四宗地块,共计41.28亿元,并在当日下午斥资55.1亿元在南京夺地两宗。
一天之内高达96.38亿元的购地支出,让多位业内人士直呼“恒大太疯狂”,而恒大丝毫不掩饰自己回归一线城市的决心。在今年恒大地产的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恒大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钧曾表示,未来公司将适度增加一二线城市的开发比例,以平衡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的合理布局。
恒大的表现只是今年众多房企扎堆一线城市的缩影,包括泰禾、旭辉、合景泰富等京外房企,都频频现身参与北京土地的竞拍。
根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11月,十大标杆房企(保利、富力、恒大、华润、金地、绿城、万科、雅居乐、招商和中海)在一线城市权益购地金额为90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14亿元,同比上涨119%,此外,二线发达城市所占的购地金额为65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1亿元,同比上涨103%。
同时,2013年前11月,标杆房企在三四线城市拿地的金额总计147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0亿元,仅增加了37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