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华文媒体日前分析称,中国“小产权房”有风险,买卖需谨慎。政府不可能对一种游走在模糊地带的事物无限容忍,眼下的整治布局,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而这或许仅是个开端。
评论文章指出,在中国火爆的房地产市场上,除了正规的商品房军团(国家颁发产权证),还潜行着规模不小的“小产权房”非正规军团。 没有真正产权、没有正规房产证,这种先天不足令“小产权房”地位尴尬,风雨飘摇。
11月24日,中国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小产权房”整治工作;两天前,两大部委已经联合下发紧急通知,坚决叫停、查处“小产权房”在建、在售行为。官方态度极为明确——“小产权房”不存在“转正”的可能性。
文章说,其实,官方政策对“小产权房”从未打开过合法化的缺口,自2007年以来每年都会重申“追杀令”,此外还强行拆除了一批“小产权房”,并问责了查处不力的基层官员。但“小产权房”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在一轮轮清查过后又会重新抬头,原因在于:
一是连年飙升的房价给了“小产权房”买卖方自我合理化的借口和自我壮胆的幻觉,人们惯性地认为“法不责众”;二是一些专家大力鼓吹“小产权房”转正有望,刺激“小产权房”市场膨胀;三是在利益驱使下,基层政权组织村委会暗中为“小产权房”撑腰;四是政策仍显模糊,操作性不强。
文章称,目前,国家在两大环节上都做着疏导努力:其一,改革不合理的土地制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如果征地所得比“小产权房”买卖赚得更多,“小产权房”的用地无疑就被挖了墙角。
其二,拉近百姓触摸住房梦的距离,如构建商品房、自住型限价商品房、保障房、公租房相结合的住房体系,打击炒房,提高房产持有成本,如果住上放心房不再遥遥无期,选择“小产权房”的动力也就减少了。
评论指出,至于查处方面,由于“小产权房”牵涉面广,不可能采取一刀切、一棍子打死的方式,而是应区别对待、分类处理。
评论称,“小产权房”有风险,买卖需谨慎。政府不可能对一种游走在模糊地带的事物无限容忍,眼下的整治布局,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架势,而这或许仅是个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