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提高供应也成为共识。南京提出对今年400公顷商品住宅用地和350公顷保障房用地计划,尚未完成的要落实供地时间表,今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在前五年平均供应量的基础上增加10%;厦门2014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比前五年年均实际供应量增加20%,同时严格查处闲置商品住房项目;南昌提出2014年全市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为2013年计划供应量的120%,力争130%;沈阳提出,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棚改房和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比重达到75%以上。
调控目标受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当中,新建的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69个,仅温州一地下降。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价格均同比上涨超过了20%。21个城市房价涨幅高于10%,还有26个城市涨幅在8%至10%之间。
尹伯成告诉记者,近期出现的升级版调控短期目标较为明确,就是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部分城市无法完成年度房价调控目标已成定局,按照年初调控政策要求,这些城市将面临问责。因此,不少城市纷纷作出“调控姿态”。
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对记者表示,二套首付比例提高影响很小,但外地人在上海买房从需一年社保变为两年,会直接导致一大部分购买力被限制。
尹伯成则指出,不排除未来会有更多城市跟风复制的可能性,但这种形式大于实质的措施,对楼市的影响有限。
渐显分化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不少城市为难以完成年度调控目标发愁时,有的城市却开始“松绑”调控。据报道,三线城市徐州从限购人群、区域及户型三方面对原本的限购政策进行了松绑。
据悉,徐州市今年以来的商品住宅成交情况相对低迷,其中8月成交47.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仅在最近两个月略有起色。而在此前,浙江温州也因为楼市低迷影响,对限购政策做出了放松性调整。迄今为止,温州楼价已连续25个月下跌,部分高档楼盘价格甚至遭“腰斩”。
数据分析,与一二线城市不同的是,三四线城市更多面临的是市场发展问题。之前,温州、芜湖已相继放宽限购政策。针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的现状,现今调控政策主导权正逐渐由中央政府放宽到地方政府手中,一改过去“一刀切”的调控方式,措施手段在各地呈现差别化。
尹伯成指出,徐州对政策做出放松性调整主要是因为当地楼市“供大于求”,不同的城市因房价而异,调控方向也出现分化。
薛建雄则认为,短期内差异化会是趋势。三四线供应短期内过剩,库存压力比较大。但用不了两三年,三四线城市也会重新进入一轮上涨周期,届时会跟一二线城市一样,需要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