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商户想撤场一拖两年
11月13日,一名常州商户将红星美凯龙告上法庭。这名商户的遭遇在红星美凯龙常州商场颇具代表性。在红星美凯龙的“管控”下,原本简单的撤场变成了一场持久战。
撤场困难
2010年冬,陈晓(微博)江结束了北京的生意,来到常州做经销商,在红星美凯龙飞龙店和武进店开了两个戴胜木门店。他的两个店在各交纳了质量保证金、营业员押金等1.1万元后,分别领了营业执照。
“武进店人气几近于零,没有接单子;而飞龙店效益也不好。在产能过剩商场却疯狂扩张的情况下,我们戴胜木门开在南京、无锡、徐州的红星美凯龙店业务量也都在严重下滑。”
陈晓江给新金融记者算了一笔账,每月两店共交租金2.7万元,一年的租金费用接近50万元。没人气的武进店没有接单,只靠飞龙店一个店全年销售额不到100万元。陈晓江亏了很多钱。
2011年6月,戴胜南京总部需要合同,安排支付房租计划,陈晓江发现手里根本没有与红星美凯龙签订的合同。他询问其他商户,“他们也都说没有,有商户甚至说在红星开了好几年了,从来没细看过合同条款,每年都是楼层经理拿空白合同来让我们签个字,然后就不拿回来了。”
2011年8月末,武进店合同到期。陈晓江不打算续签,要求立刻撤场。红星美凯龙要求他打报告申请,并经过两个月审批同意才可以撤,这期间的房租也要全额交付。其间双方经过反复的交涉与试营业,始终没有达成一致协议。
从2011年8月份合同到期到2012年7月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红星美凯龙《导购手册》里戴胜木门店的名字也多次被置换。这个空无一人的店,既不能撤场又收不到租金。商家不能撤场,红星美凯龙又不能从这里收到租金,这个空无一人的店只能放在人气不高的红星美凯龙武进店里当“摆设”。
2012年3月,飞龙店的合同到期,陈晓江向红星美凯龙方面要求缩小店面经营面积。
“当年5月我向红星美凯龙打报告要求缩小经营面积,结果未被批准;继而打了撤场报告又未被批复;6月初他们又同意缩小,叫我重新补一张缩小报告。这一折腾一个月就在混乱中过去了,但房租一分不能少。”但最终他还是与红星美凯龙签订了合同,租期为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
“经过那么多事情,我就不想在红星美凯龙做了,想着等到合同过期,我就撤场,到其他家居商场开新店。”陈晓江认为,就是这个原因,最终使双方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