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出的“383”改革方案中,涉及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集体土地入市交易”,其核心是“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收缩政府征地范围。对已经形成的‘小产权房’,按照不同情况补缴一定数量的土地出让收入,妥善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这不仅是广大农民福音,更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涛声。当前社会现实表明,户籍二元结构使广大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了加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进步的羁绊;土地二元结构则使农民合法权益无法获得根本保证,难以享受社会改革和城市发展带来的成果。为此,笔者认为集体土地入市若能真正付诸实施,既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也能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更能有效化解更多社会矛盾。
首先,可有效化解征地拆迁矛盾和冲突,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发展很快;尤其近二十年,随着城镇化加速,政府征地拆迁规模更大、涉及范围更广;但每年因征地拆迁与农民发生的矛盾冲突也与日俱增,有些地方政府动用暴力涉黑拆迁,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酿造了不少群体事件,严重危害了社会稳定和和谐。据媒体披露,2012年全国共查处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案件427件,437人受到责任追究,共纠正和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中损害农民土地权益问题2万余件,涉及金额4.7亿元人民币。
允许集体非农用地与国有土地以平等身价进入土地一、二级市场,使集体非农用地的交易具有法律依据和保障,可大大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中的话语权、主动权和自由裁量权,避免政府强拆影响农民利益,增加拆迁中的人性化、法制化色彩,可使农民充分分享城市发展和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确保农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实现社会最大和谐。
其次,可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征地冲动和投资扩张,约束地方政府的行为。
当前,地方政府征地冲动和投资扩张重要原因,就是农村集体地征收价格太低,不少地方政府罔顾民意,采取强行征地方式,逼迫农民就范。征地之后,除付给农民少量征地拆迁补偿之外,没有对征地农民生活做其他安排,通过征收变成国有出让地后,出让给开发商价格可翻几番甚至几十番,其中间差价成了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据财政部资料,从2010年到2012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分别为29398亿元、33477亿元、28886亿元,占同年财政收入比重分别为35%、32%、25%,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为7%、7%、6%。不少城市有约三分之二的建设资金均来自土地出让收入。地方政府能如此轻松从土地出让中获得巨大收入,加剧了投资扩张,并热衷于铺新摊子和大拆大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不惜通过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变相途径大肆向银行和社会融资,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造成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陷入“破产”边缘。审计署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达10.7万亿元,最近两三年还在持续增加,虽然审计署新一轮清理地方政府债务尚未通过官方渠道公布最终数据,但有关部门估计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超出20万亿元。而且这些债务有一半以上用土地抵押和土地出让收入作为偿债来源,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就会出现违约风险,引发区域性金融风波。同时,地方政府大搞建设,由于相应监督机制不规范,不仅造成了重复建设和浪费,也滋长了建设中的腐败行为,更制造了收入分配不公,增加了民众不满情绪。
允许集体土地入市,给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身价,实质提高了集体土地征收成本,维护了农民合法权益;同时也给肆意征地、无视农民权益行为戴上了“紧箍咒”,一方面迫使地方政府抑制盲目投资行为,培养地方政府形成“量入为出、勤俭办事”的好风尚;一方面有利于规范约束地方政府征地拆迁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文明性,树立高效、廉洁、务实的政府形象。
第三,可有效控制土地资源浪费,利于守住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
由于农村集体地征收价格低廉,在助长地方政府征地冲动的同时,也使一些地方政府淡化了节约土地资源观念,重复建设项目浪费土地资源现象比较严重,而且随着城镇化建设加速,大量城镇耕地被规划为建设用地,造成耕地减少,使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困难加大,对国家粮食战略安全形成了极大威胁。据相关资料,本世纪初至今,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年均1000万亩。2010年全国建设用地700多万亩,其中来自农用地达500多万亩。造成这种现状,与一些地方政府盲目扩张城市、一味追求GDP政绩存在很大关联。
农村集体地入市,在形成统一土地市场之后,土地价格就可以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不是由地方政府人为强制给出低价任意扩大建设用地,势必使征地成本攀升,土地出让收入空间收窄,可约束地方政府征地冲动,利于守住城镇周围耕地,遏制我国耕地快速下降势头。同时,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在征地拆迁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规范,完善征地拆迁相关机制,加大对征地拆迁全过程的有效监督,使滥征地拆迁、暴力涉黑征地拆迁行为受到法律制裁,使地方政府征地拆迁走上健康轨道,有效守住“耕地底线”不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