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楼市“金九银十”进入尾声,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的楼市仍处于“高涨”的行情之中。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9月份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有6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上涨,69个城市同比上涨。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房价同比涨幅更是全部超过20%。
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热点城市,除了楼市方面量价齐升以外,土地市场也是“地王”频出、溢价率居高不下、土地均价持续上涨。业内普遍认为,按照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这些热点城市都面临着今年房价调控目标难以完成的事实。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房价上涨压力下,也使得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市场预期进一步增强。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公开表示,目前三、四线城市住房供大于求,一、二线城市供给相对不足,房价上涨压力大,导致泡沫进一步膨胀。他指出,这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最不可预测的风险点,令人担忧。
在统计局公布的70个大中城市中,公认为“国五条”落实力度最严格的北京市,9月房价以同比20.6%的涨幅领涨全国,同时也远远超出了年初制定的房价调控目标。几乎同时,北京市紧急出台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建设7条意见的“京七条”。业内分析认为,北京试图以“京七条”新政来平抑未来房地产市场。
世联地产研究部在分析“京七条”新政时认为,北京新政的意图很明显,“在短期内供需不平衡局面难以打破的情况下,如果北京新政得到有力执行,将迅速拉低整体销售均价”。此外,也有助于缓解购房者对房价上涨的预期。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则告诉记者,“京七条”新政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北京房价持续上涨的问题。他认为,要想缓解价格上涨,政府工作重点应该是加大保障房的建设力度,以及减少或避免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等行为。
而在北京之前,深圳市则率先出台了“深八条”,紧随两个城市之后,上海也表示将继续从增加供应和严格执行既定限购政策等方面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在多个城市对楼市微调的同时,业界分析认为,由于不同城市间市场现状的差异,未来各地落实调控的手段将更为灵活。另一方面,关于尽快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呼声也更为强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赵路兴告诉记者,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频繁出台,已经基本起到了抑制投机需求的调控效果。但部分城市房价涨幅依然居高不下,也使短期调控政策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亟待出台长效机制以引导市场预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告诉记者,在今年2月份新一轮楼市调控政策“国五条”发布时,已经为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画出了框架。
在朱中一看来,旨在让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与当前的限购、限贷、限价等调控政策是“两个概念”。他认为,目前的调控政策,是根据当前的房地产形势,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为主要目的的阶段性调整措施;而长效机制则是着眼于房地产市场长远稳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此外,短期的调控政策行政干预色彩较重,而长效机制则更偏向于市场化手段。
赵路兴也认为,包括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不动产登记、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共享系统等内容都将进入房地产长效机制。“这些内容是房地产市场秩序整顿规范的一部分,也是房地产长期调控中的重要方面。”他建议,由于土地、财税、金融等改革还需较长时间,因此,房产税扩容、个人住房信息联网、不动产登记等方面可以进行先行试点。
据一位接近官方人士对记者透露,中央已对近期房价波动情况有所关注,并已经敦促各有关部门加快对长效机制的研究工作。该人士表示,“长效机制出台时间应该会提前,但只是框架、方向性文件,用于加强引导等,并不会有很细的东西出来。”
此外,记者获知,有迹象显示新一届政府正在加紧完善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预计今年四季度,房产税试点范围、土地改革、新型城镇化等涉及市场长效机制的系列措施将开始逐渐明晰。
“但是长效机制的出台并不意味着现阶段调控手段会结束。”赵路兴表示,长效机制是在大的改革框架下完成的,因此,在土地、财税、金融等大方面改革完成前,就算有长效机制基本政策出台,其效用也不会立刻显现,所以还需短期行政调控手段加以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