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段时间,南京、杭州、北京、武汉等地先后收回多块曾经风光无限的“地王”。7月5日,南京市终止下关滨江江边路以西2号地块出让程序。这幅土地去年11月30日被中冶置业控股公司以56.2亿元高价拿下,成为当时南京市的“地王”。6月底,雅戈尔宣布退出杭州城西申花板块两幅地。这两块地是2010年杭州市的“地王”项目之一。
不少网民表示,“地王”被收回,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资金压力,另一方面可能与开发商预期未来收益过低甚至亏本有关。眼下,“老地王”壮志未酬,“新地王”前赴后继。网民认为,在调控持续的背景下,一旦出现资金链紧张,预期未来收益不好,高价拿下的地块有可能变成烫手山芋。开发商拿地的冲动也该降降温了。
“地王”成烫手山芋
网民认为,在企业纷纷拿地的同时,曾经的“地王”也被曝遭遇窘境。雅戈尔杭州“地王”几经周折,最终还是难逃退地命运。在调控持续的背景下,大量资金被占用、周转速度放慢,一旦政策从紧,“地王”将使房企陷入尴尬境地。
网民“朱文”认为,高价地频繁被收,说是地方政府的铁腕太过牵强,多年未开发的土地比比皆是。开发商资金紧张也不会出高价拍得,应理解为后市前景黯淡所致,收回也只是降低投资风险的交易行为。
署名“余丰慧”的博文认为,这两年,国家加大调控力度,受限购限贷政策影响,商业银行笼子里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春江水暖鸭先知”。雅戈尔巨额损失退“地王”、银行全面停止住房贷款和二手房主降价求全款,已经折射出银行“钱紧”开始向房地产领域蔓延。
疯狂拿地存风险
网民“张宏伟”认为,在下半年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对于资产负债率偏高的房企、存在经营风险的房企、拿地比较激进的房企以及部分中小房企来讲,疯狂拿地进行逆势扩张或激进抢“地王”需要谨慎,尤其是针对溢价率偏高或楼板价明显高于区域市场价格的地块,应该谨慎处理,否则在今后极有可能会因为拿地过多、地价过高等因素导致退地或经营层面的风险。
署名“苏鑫”的博文认为,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企业大都高负债运作。一旦“钱紧”,众多依靠国内银行贷款以及信托、理财产品等表外资金的房地产企业国内融资必将紧张。近两年高负债靠借新还旧过日子的开发商就会非常危险。
网民“小力丸”认为,“老地王”凄惨出局的同时,这边“新地王”正不顾风险向前冲,即便是自称不拿“地王”的万科,近段时间里也在重庆、上海和广州分别拿下三个“地王”。其实,前面的“地王”已“死在沙滩上”,应该给后来的企业泼一盆凉水,从冲动中清醒过来,正确看待未来的盈利空间。
须防范泡沫破裂
署名“叶檀”的博文认为,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和投资者已经习惯了多变的政策环境与金融环境,学会存粮应对寒冬。刚性需求进入大释放阶段,城镇化过程中核心城市的溢价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到核心城市及卫星城,考虑到中国民间的资金存量,以及进入城市的人口数据,核心城市房价下跌,十分困难。真正的风险来自于没有特色、负债率高、无法吸引资金与人才的三四线城市。泡沫会局部破裂,整体而言,市场将维持高位。
署名“苏鑫”的博文认为,房地产泡沫会不会破裂不是由专家说了算的。如果不改变“土地财政”模式,过分依赖土地反而会让地方债危机爆发风险日益加剧,若地方政府继续依赖房地产,用土地解决债务问题,而不是从根本上开源节流,控制债务。那么“钱荒”之后,便是地方债务危机的爆发。最终,房地产泡沫将被捅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