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见量涨价跌
中指院分析,近期央行连续降息、降准,新增贷款明显增加,对首次置业及改善性需求均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
除针对刚需市场的中低价位项目成交情况好转外,部分品牌房企开发的高端项目由于定价合理、品牌影响力大和改善性需求逐渐入市,近期成交量也明显回升。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7月全国主要的54个城市签约量再创新高,接近28万套,比创造最近两年新高的6月成交量26.1万套再涨7%。
一线城市的表现更加明显,7月北京新建住宅签约套数为11959套,在惯例的7月淡季成交量继续维持在高位。累计前7月,北京新建住宅签约60339套,同比2011年同期的52839套上涨了14.2%。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7月北京市二手住宅成交量为17130套,环比6月上涨25.8%,同比去年7月上涨99.7%,涨幅接近1倍,为2011年调控以来的最高值,成交均价为23210元/平方米,为今年以来首次超过23000元/平方米。
无论是来自单个城市还是全国多个城市的统计都显示,量涨价跌只会存在于短暂过渡期,而量价齐涨正逐渐成为楼市的主流。
“在成交量的带动下,一方面开发企业的市场预期好转,主动调高价格或取消折扣,另一方面高端市场的走热也拉高了市场整体价位,使得7月百城价格再次上涨。”中指院报告解释说。
调控加码预期渐强
7月31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定调,下半年仍要坚决抑制房价反弹。此前国务院已经派出8个督查组摸底全国房地产市场,目前量价齐涨的态势渐明,也给后期市场走向以及调控是否加码划上了一个更大的问号。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如果调控不加码,房价只有一种可能——步入持续上涨通道。若加码,有碍稳增长。不管加码与否,房价都已度过最低点。
伟业顾问市场发展部总经理袁阳告诉记者,从近期地王的诞生、地方政府的政策微调、各地的快速回暖情况,政府均做出了快速反应,对楼市的一举一动实时把控。
袁阳认为,若市场继续大幅上涨,并带动房价回调上涨,政府还将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措施,不会让初见成效的调控功亏一篑。
还有消息称,与房地产调控有关的部门仍然手握部分储备政策,准备在适当时机推出,包括二手房交易税费的提高以及扩大房产税试点和对存量空置房屋征税等。
链家市场研究部常清告诉记者,未来楼市出现过度反弹的可能性较小。政府层面对楼市调控依旧没有放松,释放的政策收紧信号也在不断增强,马上临近的“金九银十”或许会成为楼市的转折。
|